以巴局勢近日持續惡化,全世界都關注各國領袖如何能夠平息衝突。自從 1948 年以色列獨立戰爭起,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對立局面已經持續超過 70 年,人們也許很難想像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肩並肩、一同作戰的畫面,然而歷史上確實出現過這樣的時刻。歷史學家 Mustafa Abbasi 曾在期刊 War in History 發表文章,講述巴勒斯坦志願軍在二戰時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共165篇|
日本的河豚計劃:在中國建立猶太人永居地
1947 年,聯合國將巴勒斯坦託管地一分為二,由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分治,卻令中東地區戰火頻生。而其實在上世紀 30 年代,日本亦曾發起「河豚計劃」,希望在滿洲或上海建立猶太人永居地。
陶傑:為甚麼「馬歇爾計劃」中國無法複製
中國的「一帶一路」,十年前康熙大帝式的藍圖,背後沒有成熟的經濟學家,也沒有盟國協商合作。中國單方面的撒幣,沒有美國在戰後的道德高地,也沒有美國戰前的雄厚經濟實力。
陶傑:為甚麼蘇聯的成績優於中國
今日的中國,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在南中國海單方面宣佈新疆界,也是參考了史太林的經驗,但可惜效果和成績有點差距。
是誰把原子彈機密帶給蘇聯?
二戰時美國啟動「曼哈頓計劃」,花費超過 22 億美元、動員 13 萬人,雲集一班當代最傑出的科學家 —— 當中至少 31 人曾經或後來獲得諾貝爾獎,最終才製造出原子彈。然而,在二戰遭受重創、正重建國家的蘇聯,卻在廣島和長崎原爆後短短四年宣佈成功核試。蘇聯原子彈計劃成功,實有賴一班潛伏英美的核間諜。
把丈夫送到猶太集中營的人:羅莎施納利茲
納粹黨掌權前,包括猶太人和當地日耳曼人等的跨民族通婚在德國並不罕見。到了極權時期,這類婚姻成為重大考驗,當猶太丈夫的生意和財產被沒收,配偶的生活同樣會變得艱難。有些人堅守婚姻承諾,但有許多人會選擇離婚。當中一些人是為保護他們的「半猶太」孩子,一些單純因為沒有錢了,有人希望融入「雅利安」社會,也有人出於自我保護,甚至種族仇恨。
Moyashi:原子彈真的有把日本炸得投降嗎?
嚴格來說,雖然原子彈投下與日本投降兩件事有先後次序,但從來沒有實質證據證明兩者存在因果關係。當然這不代表原子彈完全沒有關係,但頂多只是間接原因,當代學界傾向認為投降的決定是多重因素導致。
奧本海默原先估算,原爆死亡人數僅 2 萬?
電影「奧本海默」引起全球熱議,廣島與長崎原爆週年紀念亦即將來臨。由奧本海默領導研發的兩顆原子彈,在 1945 年 8 月 6 日投向廣島、8 月 9 日投向長崎,死難人數總共多達 12.9 萬至 22.6 萬人。有歷史學家翻查記錄,原來當年奧本海默團隊原先估算死亡人數只有 2 萬人。落差為何如此巨大?
原子彈降世前:東京大轟炸
以往評論傾向認為原爆是日本在二戰投降的關鍵,不過近年愈來愈多人質疑日本在原爆前已處於崩潰邊緣。同年稍早的 3 月 9 日至 10 日晚上,美軍就以燃燒彈大規模空襲東京,造成超過 10 萬人死亡,把首都夷為平地,是人類史上最血腥的空襲行動。
為愛對抗極權:納粹德國的玫瑰大街示威
1933 到 1945 年納粹德國時期,是人類歷史黑暗的一頁。納粹德國對外發動血腥戰爭,令歐洲陷入一遍火海;對內建立極權統治,種族清洗猶太人。在鐵腕管治加上強大文宣機器支持下,「玫瑰大街示威」(Rosenstrasse protest)乃當時國內罕見的大型反抗活動。一班勇敢的女性站出來,要求當局釋放自己的猶太丈夫、孩子和親友。
陶傑:為甚麼暑假 Barbenheimer 的「雙戲消費」不能成立
對於知識分子:有如在教堂裡,不可聽完牧師講道之後,在後室看脫衣舞。不是不可以看,而是要走出教堂,拜託,過兩三天可以嗎?
原子彈誕生地:洛斯阿拉莫斯
名導基斯杜化路蘭新作「奧本海默」(Oppenheimer)成為全球熱話,讓更多人了解「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複雜一生。提到這位一代物理天才和他領導的「曼哈頓計劃」,不能不提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最近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旗下雜誌就以專題報道,講述實驗室的人和事。
【尚未完場之四】曾關押歐德禮的亞皆老街集中營
由徐岱靈與祁凱達執導的「尚未完場」,令香港大娛樂家歐德禮(Harry Odell)的故事再次走進大眾目光。歐德禮於 1919 年來到香港後,初時當一名股票經紀,並與時尚品牌「詩納菲兒」的太子女 Sophie Odell 過著美滿的婚姻生活。然而好景不常,1941 年 12 月日本入侵香港,歐德禮亦淪為戰俘,被扣押在亞皆老街集中營(Argyle Street Camp)。
【尚未完場之三】猶太雙城記:上海猶太社群興衰
民國時期,上海與香港就像一部雙城記,前者的國際化程度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伊利諾學院歷史系 Steve Hochstadt 榮休教授在 2019 年編輯著作,分享上海猶太社群的變遷。
陶傑:「奧本海默」此時此地的弦外之音
大導演基斯杜化路蘭的「奧本海默」(Oppenheimer),全長 3 小時,7 月暑假推出,全球影迷觸目。
一次令希特拉百感交集的聚餐
中學文憑試(DSE)中文科寫作題「一次令我百感交集的聚餐」引起不少迴響,要從一次聚餐帶出糾結的情感,必須從人物的複雜處境入手。78 年前德國獨裁者希特拉目睹蘇軍兵臨城下,先行與女伴成婚,翌日雙雙自殺身亡。其臨終前與隨從和秘書的最後聚餐,想必就是百感交集的最佳示範。
納粹德國東擴的偽地理學:生存空間理論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歐洲多國發動侵略戰爭,幾乎吞併整個西歐。戰事其中一個轉捩點是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國發動蘇德戰爭,展開東面戰線。知名德國史學家 Jeremy Noakes 就分析納粹主義其中一個重要概念「生存空間」(Lebensraum),如何驅使希特拉毅然東進,最後招致敗亡。
日佔時期香港佛教史:高僧宇津木二秀的事跡
1941 年 12 月 8 日,日本入侵香港,香港華洋將士展開香港保衛戰,但終於失守淪陷。在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歲月中,日本對香港進行全面社會改造,其中一個較少被討論的是宗教戰線。京都大學佛學專家麥文彪就曾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會刊」撰文,講述香港的日本佛教。
寧可集體失憶:美國的納粹之夜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站在盟軍一方對抗軸心國,不過戰前法西斯主義也曾在美國宣揚。1939 年 2 月 20 日,親納粹組織德裔美國人聯盟就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了一場 2 萬人參與的親納粹集會。導演 Marshall Curry 早年無意中發現這場晚會的片段,就在 2017 年製成「美國納粹之夜」(A Night at the Garden),重新提醒人們美國史中一段被遺忘的過去。
中日邦交正常化 50 年,在華遺孤仍待認祖歸宗
中日邦交正常化 50 年,兩國領袖互發賀電。與此同時,遺華日僑的處境再次受到關注。當年被送往「滿洲國」的日人於戰後逃難,不少死於飢餓或疾病,令子女被留在中國,在歧視下成長,窮一生去尋根。大部分遺孤終獲日本政府承認身份,卻因不諳「母語」而難以融入「祖國」生活;少數人則仍在癡癡等待,只盼死前能認祖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