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在選擇旅行目的地的方式大概都是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在網上或者雜誌搜尋資料,看看有甚麼想看的風景、想一嚐的食物,然後再決定到訪順序。假期少而想到訪的景點眾多,所以如何在五六日的有限時間內,塞進最多的景點成為現今旅行的哲學。然而,當相片資料中的風景與實際地方有差距、當現實與我們我想像有差距之際,我們會說是「中伏」。
原風景
|共7篇|
Moyashi:到不了目的地的聖地巡禮
衝著懷舊情懷看了第一集 SSSS. GRIDMAN,感覺場景有點奇怪。仔細一看,發現取景的二手店就在我家樓下,一看片尾曲的製作名單,果然有杉並區的設施合作取景,原來我每天出入都在聖地巡遊。
Moyashi:九龍城寨進行曲(十)—— 下町九寨
將過去美化,是一種對當下危機與變動恐懼的反動。因為人類普遍不願意面對自己不熟悉的生活,所以透過回溯歷史,把自己的價值與期望正當化。19 世紀末的美國民眾面對移民與外來價值的出現,透過美化過去的農村生活,強化傳統的家庭道德價值。相同邏輯下,「昭和熱潮」想像戰後「捱過出頭天」的歷史,是日本面對 8、90 年代經濟衰退的文化反動。
Moyashi:一星期摧毀一次的東京
特攝片明明是真人片集,卻又充滿動畫的風格。寫實中混雜著幻想,廉價的特技與不一定合乎邏輯的劇情,成為另一種「真實」。「哥斯拉」的電影中,東京鐵塔總成為被破壞的對象,彷彿來到東京,不踩爛東京鐵塔就有甚麼遺憾一樣。「鹹蛋超人」中的巨大怪獸每星期來臨一次,兩隻數十米高的外星生物,打鬥時撞毀一堆高樓大廈,下週同樣時間卻又回復正常。
Moyashi:都市的摧毀與再構
可能是「多啦 A 夢」和「櫻桃小丸子」之類,以日本 6、70 年代為故事背景的長壽動畫印象太強烈,許多人對下町與商店街組成、充滿活力與人情味的日本平民風景擁有無限的幻想。然而,幻想非我們異邦人的特權,日本在 2000 年代頭曾盛行過一股「昭和熱潮」。「三丁目之黃昏」(2005)將昭和 30 年代的東京下町描寫成「生活雖艱苦,但充滿希望與人情味」的生活空間。
Moyashi:虛無的水管空地
影像媒體形塑了我們的體驗,「原風景」可以是從來沒有存在過的虛構地方。假如你對「空地」的「原風景」與筆者一樣,都是來自「哆啦 A 夢」的話,我們有兩個共通點:一是擁有虛構的「原風景」,二是透過虛構的「原風景」,我們擁有共同的記憶。正如社會學者岩渕功一所言,在影像世紀中的亞洲年青一代,透過消費日本的流行文化,發展出一套既非本土又非完全日本的身份認同。這橫跨了地理局限,在電子光影與資本消費下,長出所謂的泛亞洲身份認同。
江皓昕:「你的名字。」——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看畢電影,好像得到了很多感覺,卻知道必定錯過了更多細節,沒有看懂一些文化符號,回家讀了幾篇分析文章,讀到有關日本文化的「原風景」概念——近代日本文學認為,所有的創作其實都是創作者的一種鄉愁,創作者因為童年經歷,把許多地貌、畫面、聲音、氣味都一一記下,長大後窮一生在創作路上追求,就是要把這片埋藏在潛意識深處的風景再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