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

|共149篇|

Moyashi:聖地巡禮廣告雜誌

新海誠「鈴芽之旅」的植入式廣告接近排山倒海的程度,以他的名頭來說,這當然毫不意外。鈴芽外帶到車上的麥當勞、在月台上喝的 AQUA 礦泉水,全部都是行銷廣告。廣告從品牌商品擴展到現實空間,東京 JR 御茶之水車站是其中一個重要劇情的地點,鈴芽拿著礦泉水猛喝的場面被放大,貼在站外的自動販賣機上。商品銷售和觀光旅行被連結在一起,在今天的影視產業叫這作「聖地巡禮」。

紳士大哥:The First Slam Dunk —— 未必是最好的故事.卻是最好的道別

寫 THE FIRST SLAM DUNK 有點像某段時間寫某當紅男子組合一樣,整個社會的風向一面倒,個個讚好,沒有人夠膽說其壞話,否則就被說成是反社會人格一樣。然而我的確認為電影並非完全只有好的一面,且容我以不同的技術層面去講述自己的意見。

Moyashi:「鈴芽之旅」—— 對於喪失的告別與再出發(下)

新海誠的新作「鈴芽之旅」(すずめの戸締まり)中,「告別」是主要的命題,「再出發」是「告別」的總括和結論。鈴芽成長物語所借代的,是與「失去的 30 年」訣別後,對新世代可能性的期冀。

Moyashi:「鈴芽之旅」—— 對於喪失的告別與再出發(上)

新海誠的新作「鈴芽之旅」(すずめの戸締まり)上映一個月多,日本國內票房剛剛突破了百億日元,雖然這已經是預期之內的事。從「你的名字」到「天氣之子」,再到「鈴芽之旅」,新海誠似乎完成了以 311 震災為題的「災難三部曲」。

廖康宇:「電馭叛客:邊緣行者」—— 用科技對抗宿命?

Netflix 最近推出的動畫「電馭叛客:邊緣行者」(Cyberpunk: Edgerunners),是一個關於宿命的故事。作為 Cyberpunk 系列的作品,「邊緣行者」所探討的是,生活在一個像「夜城」般,每天有千百人如螻蟻般死去的人吃人社會,作為食物鏈最低層的人,生命還會有甚麼意義?

Moyashi:米奇老鼠的永續版權

1928 年 11 月 18 日,迪士尼第一部有聲動畫「汽船威利號」在紐約上映,米奇老鼠首次在世人的眼前出現。說米奇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卡通人物,應該沒有人會反對。這隻早在 1928 年動畫的中登場的角色,雖然在接近 100 年後的今天,版權仍然握在迪士尼手中,但也許明年終於到盡頭了。

紀浩基:「國王排名」—— 有經歷的,看了 40 頁就會哭

過去的童話故事都寫得太簡單,人世間怎可能會有完全邪惡的女巫?也不會有百分百善良的正派。如何認清人性、在複雜的人性中找出平衡,教會我們擁抱脆弱的自己,再成長出柔軟又勇敢的心,或許就是這個故事讓人動容的主因。

Moyashi:哈姆共你,明天更好

「哈姆太郎」的劇情大體分成「人類世界」和「倉鼠世界」,春名露有自己的學校和家庭生活,哈姆太郎也有與自己倉鼠同伴一起的冒險。然而兩者的世界基本上沒有交集,在那句「明天更開心」的正能量台詞的背後,其實雙方都沒有真正認識和理解對方。大家各自解讀「明天更開心」的期許,持續發散同床異夢的正能量,以維繫歌舞昇平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