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形容,塞納河是巴黎的生命之河。數百年來,兩岸既有愛侶散步談情,也有工人出身的退休人士垂釣。不過,現在塞納河畔多了一批年青釣者,他們的作風格外「瀟灑」,釣起一條就拍張照,在社交網站發帖後便把魚放掉,甚麼也不帶走。為的是甚麼?
都市
|共10篇|
日本鐵路公司因應疫情虧損之道二:改造郊區都市
受疫情影響,人們希望不用進入市中心,也能完成各項生活需求,因此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商業設施等一應俱全的核心城市。而鐵路公司亦寄望於此,由於沿線坐擁商業設施、公司、計程車等資產,比起房地產公司更具優勢。
紅眼:「東京二十三區女」—— 被繁華景象掩飾的城市記憶
日本收費電視台 WOWOW 的劇集,素來別樹一幟,由小說家長江俊和原著及親自編導的「東京二十三區女」,於上月開播,堪稱本年度的鎮台之作。凌晨深夜小劇場,邀得中山美穗、倉科加奈、壇蜜、島崎遙香等 6 位知名女優參演的 6 個單元短篇故事,劇情奇幻詭異,鬼魅陰森,亦相當符合 WOWOW「暗黑電視台」的台風。
Moyashi:九龍城寨進行曲(十)—— 下町九寨
將過去美化,是一種對當下危機與變動恐懼的反動。因為人類普遍不願意面對自己不熟悉的生活,所以透過回溯歷史,把自己的價值與期望正當化。19 世紀末的美國民眾面對移民與外來價值的出現,透過美化過去的農村生活,強化傳統的家庭道德價值。相同邏輯下,「昭和熱潮」想像戰後「捱過出頭天」的歷史,是日本面對 8、90 年代經濟衰退的文化反動。
Moyashi:九龍城寨進行曲(九)—— 裏新宿無限城
漫畫「閃靈二人組(GetBackers-奪還屋-)」中,東京新宿的街隅深處存在一個被稱為「裏新宿」的暗世界。「裏新宿」在設定上是日本警察管轄範圍外的無法地帶,連地圖都沒有記載,住民除了非法組織成員、流浪漢、貧民、罪犯等外,還充滿了於外部難以生存的奇人異士。有一橦超高層建築物聳立在「裏新宿」中,建築在多重違法增建下已經看不出原有的形狀,成為名叫作「無限城」的巨大混雜建築群。
Moyashi:遺忘的大都會
The Big O 披著機械人動畫的外皮,所探討其實是現代經濟社會結構對個人生活的影響。穿插全劇的主題是「記憶」。記憶是身體與外部(都市)的連結,失憶是個體經驗的喪失,而社會集體失憶就是歷史的喪失。「模範財團」控制了城市中,包括政治、經濟在內的所有運作,居民遺失了所有的歷史,但對失去主體性的狀況仍毫不在意,如常地在財團建構的都市中生活。
地震以後:突顯日本城市的防災盲點
大阪北部地區週一發生 6.1 級地震。由於受災地區人口密集,又正值上班上課時分,地震造成的交通網絡癱瘓,令大批市民想回家也難。眾多外國遊客不諳日語,欠缺第一手資訊,更加是徬徨無助。這片混亂景象正為日本敲響警號 —— 隨著 2020 年東京奧運來臨,海外訪客不斷增加,如何應對這種「都市型災害」,成為主辦國的當務之急。
Moyashi:明治近代空間的誕生
「在東京裡,令三四郎為之震驚的事數之不盡。首先震驚的是電車的嗚嗚聲,然後是鳴叫的瞬間,在電車湧上湧落的人群。當中令他最為震驚的是,無論走到多遠,仍然在走不出東京的範圍⋯⋯所有的東西都正在被摧毀,同時又正在被建設,事物激烈地變動著。」這是明治 41 年在「朝日新聞」中,夏目漱石的連載小說「三四郎」的情節。九州出身的主角所目睹的,是 20 世紀初、日本最初的都市建設。摧毀與建設的交替間,都市的邊界如同倒在桌面的液體般不斷擴張,最終成為統一全國的時空間。
Moyashi:秘密都市 Metropolis —— 過期的烏托邦
烏托邦與反烏托邦本來就只有一線之隔,或者說反烏托邦其實是過了食用限期的烏托邦。想像會構建城市,將生活導向更佳的未來。然而一旦想像破綻,美好的風景就會成為地獄的繪卷。上世紀的共產風潮退燒後,剩下的是過期的想像,還有死的都市風景。
研究:城市雀比郊外雀沒禮貌
都市人多空間少,生活節奏急速,每人每日都在爭分奪秒,壓力龐大,尤其是在香港。久住城市中,就不免形成「城市人」性格,說話大聲,沒有禮貌,用詞粗俗。原來,居住在市區的「城市雀」也與人一樣,較為一般雀鳥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