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在想像中旅遊

A+A-
  • 媒體一般呈現的白川鄉都是白雪皚皚,但這地方也會經歷四季變化。

一般人在選擇旅行目的地的方式大概都是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在網上或者雜誌搜尋資料,看看有甚麼想看的風景、想一嚐的食物,然後再決定到訪順序。假期少而想到訪的景點眾多,所以如何在五六日的有限時間內,塞進最多的景點,成為現今旅行的哲學。然而,當相片資料中的風景與實際地方有差距、當現實與我們的想像有差距之際,我們會說是「中伏」。

為了看雪景而到白川鄉,到達後才發現當天沒有下雪,我們就會覺得很可惜,因為看不見「白川鄉」。但事實是白川鄉一年 365 日都是白川鄉,是媒體擅自將冬季某個時間與角度的風景切割下來定格成「白川鄉」,然後觀光客又為了看定格的「白川鄉」到當地。於是,大部分人都是為了到訪相片中的世界而造訪當地,為了觀看「現實」如何再現「表象」而旅行。

聖地巡禮」本來是指觀看了某套電影或動畫作品後,到訪參考或取景地方的旅行方式。但認真一想,多數現代人的旅行都與媒體脫不了關係。事前看了照片,因為覺得照片漂亮而到訪當地,自己也拍一堆照片上傳社交媒體。結果是,在現代語境中,所有觀光旅行是表象的消費,同時亦是聖地巡禮。

我們為了觀看「媒體記憶」的再現而移動,移動的目的地就只是某個角度的風景,除此以外的時空都是「無意義」。我們擅自為特定時空賦予意義,並要求這種定格不變動。當我們無意中進入了這些「無意義」的時空,就覺得自己是「中伏」。

社會是流動的集合體,居民會出生死亡,場所的形態亦會變化。期待一個場所景色永恆不變,等於將其社會性殺死。因為任何改變都不被允許,新的東西也不能夠出現,結果被定格的空間都是「死亡的風景」。羅蘭.巴特認為「相片」是「死的媒體」,因為被拍攝的時空必然是過去的,你能夠在相片中看到,就代表「那一剎間」已經不存在。強制現實的風景符合媒體上的表象,就是將社會空間變成廢墟、變成「死亡的風景」。

要脫離表象消費形式的旅遊,首要是再思「意義/無意義」的風景結構。風景可以是很個人的體驗,所以發現「自我的風景」,就是反抗資本化旅遊的消費與生產。將「無意義」的風景賦予只屬於我的意義,這就是我的旅遊哲學,也是我徒步旅行的哲學。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