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九龍城寨進行曲(十)—— 下町九寨

A+A-
九龍城寨模型。

在這個九龍城寨系列中,我用的簡稱是「九寨」而不是常用的「城寨」,是為了區別歷史現實與流行文化中的九龍城寨。誕生於日本流行文中的九龍城寨從根本上是另一回事,然而當我們提及時,經常將兩者的記憶混和。先無視數碼都市、風水與超能力等純粹想像,日本創造了一個活力而情感緊密社區的九龍城寨概念。

8、90 年代的香港對九龍城寨的印象普遍負面,尤其新聞報紙都是描寫成充滿罪犯、生活環境惡劣的貧民窟。雖然清拆後有媒體訪問過當時的居民,例如生果日報的清拆 20 周年報道。當事人的回答都說其實生活沒有那麼差。然而實物已經消失,加上英殖時代的鄉愁、以及影視文化的回憶補正,客觀評價不是一件簡單事。相反,始於日本 80 年代末的文化作品中,九龍城寨被轉化為下町社區的生活想像。九寨的生活縱使貧窮艱辛,環境也非常惡劣,但社區群體關係溫暖而緊密。物質生活的缺乏被人際關係的滿足感所填補,呈現和樂而光明的社會氣氛。

這種下町生活的語法,不單純在九寨想像上體現。90 年代中後期,日本掀起一股「昭和熱潮」,簡單說就是一堆影視作品及娛樂設施,再現戰後昭和 30 年代(1950 年代)的風景,例如新橫濱拉麵博物館、「三丁目之黃昏」。社會熱衷地「回憶」戰後百廢待興的歷史,將生活艱困的下町轉化成物資貧乏卻朝氣勃勃的社區,而且前途一片美好。「前途美好」這一點是真的,身為歷史回顧者我們確實地知道日本 6、70 年代的經濟有多光輝。然而光輝在 90 年代已經過去,當下面對是一個相反的經濟衰退社會狀態。

將過去美化,是一種對當下危機與變動恐懼的反動。因為人類普遍不願意面對自己不熟悉的生活,所以透過回溯歷史,把自己的價值與期望正當化。19 世紀末的美國民眾面對移民與外來價值的出現,透過美化過去的農村生活,強化傳統的家庭道德價值。相同邏輯下,「昭和熱潮」想像戰後「捱過出頭天」的歷史,是日本面對 8、90 年代經濟衰退的文化反動。正如社會學者日高勝之和北田曉大的評論,「昭和熱潮」是歷史的再創,一方面是懷緬前經濟起飛的歷史,另一方面投射出未來的希冀。因為當時我們可以,所以現在都一樣。

九寨就是在這種土壤中生長。地理上的過去他者被轉化成社會內部的當今他者:貧窮家庭、流浪漢、失業者。我們想像有一片土地遠離資本主義、現代都市開發與全球化經濟、一個即使政府與資本市場不存在仍可快樂生活的社區。這就是日本的文化九龍城寨。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