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拓展員工的可能性,迪思科持續發展員工的「自由化制度」。例如,業務的自由化,不再限定只有特定部門才能執行旗下業務。
人事
|共9篇|
超強日企塑造超級員工(上):從機器到虛擬幣皆自創
一般人或許對日本半導體設備廠迪思科(Disco)很陌生,但這家公司在半導體產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領導地位。在電動車產業的帶動下,迪思科 2022 財政年度合併營業利潤預計首次超過 1,000 億日元,比上財年增長近 2 成,連續 3 年刷新歷史最高利潤。它增長的原動力,來自其獨特的管理模式,更藉此催生出新業務、新技術和新的工作方式,是其他企業前所未見。
百年「獅王」鼓勵員工做副業,意外地尋找到前所未有的人才
一般來說,具有創業知識的專業人才,多數都任職於創投或大企業。這一群人身懷絕技,卻難透過一般勞動市場招聘。「副業」的形式,反而是接觸他們的新機會。
日企人才爭奪戰,從正職搶到副業
要進一步活用副業人才,就要面對「切割既有業務」的問題。以保健電子產品聞名的歐姆龍(Omron),其應對方法是跨部門徹底討論現況,開創新課題來共同解決。
消除了加班,日本白領生活是否更好?
為打擊黑心勞動環境,日本在 2019 年通過工作改革法案,對超時工作制定上限,及後再因疫情推動遙距工作,令加班時間漸趨減少。出版多本人事專書的商業記者溝上憲文卻指,實際上很多人因無法加班而苦。部份年青人甚至反嫌職場「太白」,自覺被剝奪大量搏殺機會。勤勞還是過勞,到底該誰決定?
如何成為職場上的強大盟友?
近年美國和許多國家的職場上,人們都希望與被邊緣化的族群結成盟友 —— 給予實質支持、建立更平等而有效的工作環境;但很多時也擔心適得其反,或怕被誤解成扮演「白人救世主」角色。美國西華盛頓大學管理學教授 Meg A. Warren 最近在「商業道德雜誌」發表研究,建議如何促進盟友關係(Allyship),長遠改善工作場域中的不公。
【邊一個……】人在辦公室比工作效率更重要
香港人每星期工時中位數為 44 小時,不過,上班族雖然長時間在辦公室,卻並非每分每秒都努力工作,有時甚至處於低工作效率的狀態。但對於上司、老闆甚至部分打工仔而言,重要的是打卡出勤,即使只是在辦公桌前「扮工」,或是要拖著病軀上班,人在似乎比一切重要,BBC 新聞近日就有專文解釋這種職場怪現象。
鼓勵員工主動提案抗疫的日本企業
武漢肺炎對日本帶來了出乎意外的衝擊,有一間公司卻早在疫情蔓延之前就採取了令人驚嘆的防護措施,以及內部激勵機制,業績不只沒有受到影響,甚至還趁此危機積極拓展市場。
葉梓誦:This is the Police 2 —— 令人失望的警察組織
This is the Police 如同其名,正正以遊戲的方式攤展出令人失望之處,一個理想的警隊該當如何,應否存在,總是必須一再追問下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