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人才爭奪戰,從正職搶到副業

A+A-
2022 年 5 月,歐姆龍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攤位。 圖片來源:Friso Gentsch/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日本政府 2017 年發表了「勞動方式改革實行計劃」,其中將企業允許正職員工兼職副業,作為推動彈性工作的重點項目;2018 年也被稱為日本的「副業元年」。

2022 年 10 月,在「勞動方式改革實行計劃」發表 4 年之後,日本第一大經濟工商團體經團聯發表調查結果。回答的企業中,已有 53.1% 認同員工在外兼職,主因是尊重多元的工作需求,並希望員工更主動規劃職涯。

要進一步活用副業人才,就要面對「切割既有業務」的問題。以保健電子產品聞名的歐姆龍(Omron),其應對方法是跨部門徹底討論現況,開創新課題來共同解決。

到目前為止,歐姆龍已招募了四輪副業人才,總計應聘者將近 2,300 位。最終錄用的 36 位,以每週 1 次,任期 3 個月的方式來聘用;若雙方同意,則可延長契約任期。實際聘用的人才,半數以上均願意續約。

加上 2021 年起,該公司開始討論業務和組織的數碼轉型、創建新業務,以及強化服務業務等範疇;能夠實現的相關人才不足,更顯活用副業人才之急迫。

但愈是要向外募集優秀人才,工作內容愈要具吸引力。在各部門討論、琢磨之下,發現「解決社會課題」,會是一大重點。

歐姆龍原本就以創造更美好的社會、解決社會課題的企業理念與存在使命(Purpose)而為人所知。因此招募副業人才時,創造新事業的目的,亦鎖定在解決社會課題上。

「招募副業人才,並非是為了解決勞動力短缺,」歐姆龍招募中心負責人新村輔表示,一開始各部門的人力需求,看不出對社會課題的貢獻,「我因此拒絕某些提案,並要求部門重新審視。」

後來實際成真的招募項目,包括負責京都府舞鶴市智能都市開發項目新社區的計劃專員、活用蒐集與積累的數據,以開發新社會系統服務的業務製作人等,盡力讓工作內容描繪得既具體、又能闡明對社會的貢獻。

只不過,向外公開招募的盡是困難的項目;假如外判,成本會比公開招募的酬勞金額高出數倍。新村輔原以為,「若有 100 人來應徵就很了不起了」,沒想到慕名而來的應徵者將近 900 位。

由於項目以解決社會課題為號召,即使只是副業,仍成功吸引了許多比起金錢酬勞,更想為社會作出貢獻、或者尋求工作意義的優秀人才。

由於招募時已明示工作內容和職責,因此幾乎能完美媒合適任的副業人才,錄取後也毫不猶豫開始工作,「獲得的成果超乎預期」。

招收副業人才帶來各種衝擊,光和外部者開會的方式就有所不同。這成為重新審視的契機,不只去省思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工作方式,據說員工也更加認真思考今後的職涯規劃。

為了日後繼續活用副業人才,歐姆龍當下已開始第五輪招募,並為超過 2,000 名的應徵者建立資料庫,將人才與相關主題彼此媒合。若是勞動力短缺日益嚴重,不僅是正式員工,早晚連副業人才都可能發生爭奪戰。歐姆龍先發制人,試圖比競爭對手超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