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片大陸,同一種貨幣 ——「歐元區」這種概念,拉丁美洲也想擁有。只是構思討論多年,至今仍然毫無進展。社會及經濟學家指出,由於政治及歷史因素,此事說易行難。不過,最近從巴西、阿根廷到委內瑞拉都有政客、總統及媒體重提此事,令建立拉美單一貨幣的呼聲再度高漲。
貨幣
|共44篇|
聯繫匯率之終結:1972 年港元與英鎊脫鉤
一直以來,聯繫匯率制度被認為是香港能夠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令香港走出多次環球經濟危機。不過,近年中美交惡,金管局也為被剔出 SWIFT 作預案,「幫港出聲」成員雷鼎鳴甚至形容聯繫匯率不合時宜。過去,香港其實曾結束過聯繫匯率,於 1972 年與英鎊脫鉤。
原住民專用的加密貨幣:MazaCoin
2009 年比特幣面世後,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為環球經濟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到今天,加密貨幣已經成為非常普及的投資工具,但比特幣當初之所以誕生,其實還有推動社會變革的意味,奪去主權國家自由控制貨幣發行的權力。學術平台「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介紹一款名叫 MazaCoin 的加密貨幣,目的是捍衛美國原住民權益。
日元貶值,衝擊日本傳統觀念
近兩個月,日元兌美元匯率下跌約 12%,與美元掛勾的港元同樣感受到跌幅,日前每百日元兌港元更低見 6.04。準備日後去旅行也好,作投資也好,身在香港的人可能會考慮換一點日元。而在日本本土,傳統認為日元疲軟對本國經濟有利的觀點,正受到挑戰。
印鈔如此重任,為何非洲國家統統外判?
作為一國的法定貨幣,理應「自己鈔票自己印」?原來這既非定律,甚至並不常見,尤其 54 個非洲國家當中,逾 3 分 2 也在英國、德國和法國印鈔。但從外地「進口」貨幣,不免令人憂慮國家安全,對自治和自給自足的經濟生疑。既然如此,為何仍會將此重任外判?未來又會否出現改變?
【新年新願望】委內瑞拉靠「賭」翻身?
查韋斯這位委內瑞拉「強人總統」,生前譴責資本主義是種賭場經濟,批評「黃賭毒」皆為社會弊病。在他治下,賭場悉數關閉,最後一間也在 10 年前結業。但「紐約時報」前特派記者 William Neuman 早前重訪當地,驚覺這個自稱社會主義國家,竟然賭場多多。他發現作為接班人的總統馬杜羅,忽然「轉軚」開放賭業,原因仍是那個 —— 缺錢。
柬埔寨央行如何活用區塊鏈技術?
在虛擬貨幣時代,愈來愈多國家嘗試善用區塊鏈,柬埔寨是其中之一。該國前年 10 月推出建基於區塊鏈的電子支付平台 Bakong,適逢疫情帶動非接觸支付,使系統得以普及,至今交易觸及全國近半人口,還減少對美元交易的依賴,系統昨日在日本獲獎。
土耳其里拉貶值,繫於一個人的執念
全球各地近期出現通脹,多少與疫情大流行引致的供應鏈問題、勞動力短缺,導致食品及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相關。不少國家的中央銀行選擇加息或預告加息應對通脹,不過,土耳其卻反其道而行。自 9 月以來,土耳其從 19% 減息至 15%。倫敦國王學院金融學教授 Gulcin Ozkan 認為,土耳其貨幣目前大幅貶值,原因在於總統埃爾多安欠缺理性的貨幣政策。
匯通天下:中國人何以跑到尼日利亞開銀行了?
中國近年矢志拓展在非洲地區的影響力,例如透過貸款和基建項目,獲取珍貴天然資源,進佔當地龐大的市場,並解決國內勞動力和生產過剩的問題。直到 2019 年,中非貿易額高達 2,000 億美元,非洲中資企業超過 1 萬間。即使中國近年受債務問題困擾,亦無改對外國策,雜誌「外交家」近日就刊登評論文章,分析中國的下一個目標:非洲的金融體系。
不勞而獲新境界:糞便當錢用
如果錢可以白白賺取、如果可以點石成金…… 當然,不勞而獲只是幻想,即使是比特幣挖礦,也要費神架設礦機。不過,韓國國立蔚山科學技術研究院城市與環境工程教授趙在元設計的糞便標準幣(feces standard money,fSM),或許會是「挖掘」最輕鬆的數碼貨幣。
窮人的哀歌:停滯性通貨膨脹
在太平時期,普羅百姓面對通貨膨脹已經叫苦連天,如果再碰上經濟不景氣,失業高企,更加是百上加斤。很多時候,經濟衰退會令通脹放緩,甚至造成通縮。可是在個別情況下,經濟停滯會遇上瘋狂通脹,這個現象名為「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簡稱滯脹,近月就有專家警告全球各地可能進入滯脹時期。
數碼人民幣跟實體人民幣之別
去年 10 月,深圳 5 萬居民加入中國數碼人民幣首次公眾測試。截至現時,中國六大國有銀行,加上民營的網商銀行,都已加入相關測試。「經濟學人」報道指,數碼人民幣發展至今,有人提出其三大作用:加強政府監控、加強控制貨幣政策,以及挑戰美元地位。不過,嶄新的數碼版人民幣,事實上跟傳統人民幣分別可能不大。
【*CUPodcast】金錢心理學:為甚麼我總是亂花錢?
為何我們總是亂花錢?除了缺乏自制力,也因為商人深諳顧客心理,在消費的每一部份,如訂價、宣傳方面取悅顧客的大腦。當我們不加思考,跟隨大腦的捷徑走,便會輕易交出自己的金錢,甚至衝動消費。
抗疫日久,各國的錢從何來?
截至 11 月 13 日,全球有接近 5,300 萬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超過 130 萬人死亡。一些發展中國家,例如孟加拉、印尼及菲律賓的疫情都十分嚴重。抗疫戰背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還要處理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家 Adam Triggs 於學術網站「東亞論壇」撰文,分析抗疫戰背後的國際金融動員。
鼓勵員工主動提案抗疫的日本企業
武漢肺炎對日本帶來了出乎意外的衝擊,有一間公司卻早在疫情蔓延之前就採取了令人驚嘆的防護措施,以及內部激勵機制,業績不只沒有受到影響,甚至還趁此危機積極拓展市場。
廖康宇:發展本土經濟,先要有本地貨幣?
在顧客的角度,£B 可作為一種對本地商戶的支持,而且在實際使用上和英鎊分別不大;在商戶角度,加入 £B 經濟圈等於標榜自己的生意是本地經濟的一部分,是一個免費又正面的宣傳途徑。
為何古巴政府樂意引入美金?
上網搜尋古巴的旅遊資訊,往往會彈出一系列溫馨提示,指古巴有兩種貨幣之分,本地人用「古巴披索」(CUP),遊客則用「古巴兌換披索」(CUC)。又有說在當地用美元會被「罰款」,兌換時要徵收 10% 手續費云云。不過「經濟學人」發現,在古巴消費,(似乎)還是美元好。
無懼臉書幣挫敗,日本數碼貨幣方興未艾
儘管 PayPal、萬事達卡、Visa、eBay 等公司接連宣佈退出臉書的加密貨幣 Libra 計劃,但最早也最熱衷投入虛擬貨幣研究的日本並未受到影響。而且發行的單位早已超脫銀行,以地域、愛好、關注為主軸成立的同好團體,正興起自行發行貨幣並流通使用。
人民幣貶值,有利其他國家?
8 月份,人民幣兌美元一度「破 7」,創 11 年來新低。美國總統杜林普指責中國實行貨幣操縱,以降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抵消關稅影響。人民幣貶值及杜林普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引起人們對貨幣競爭性貶值(competitive depreciation)的憂慮。但人民幣貶值會對各國經濟造成甚麼衝擊?德國 IFO 經濟研究所近日一份報告則指,歐洲國家包括德國將從中受益。
$—— 美元符號的誕生
即使不說美元是最主要的外匯交易結算貨幣,本港的聯繫匯率制度,亦依賴與美元掛鉤。影響力無遠弗屆的美元,甚至連符號「$」都深入人心,象徵意義超越美元本身,成為流行文化裡最通用的金錢符號。不過,這個萬惡卻又人見人愛的資本主義化身,究竟如何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