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4 月,來自非洲加納的抬棺材團隊(Dancing Pallbearers)影片,以獨特的護柩「棺材舞」,加上與之匹配的後製背景音樂,紅爆全球。歡樂是加納一大出殯文化特色;棺材舞之外,汽車、飛機、魚、公雞等造型超乎想像的棺材,也是加納人對逝者的致意。
葬禮
|共7篇|
李衍蒨:認領遺體 101
很多人都不清楚香港認領遺體的手續,又或是甚麼時候才可以領回遺體,辦理殯葬儀式。就藉著這個機會,向大家講解一下吧!
身故計劃:積極地過渡生死
許多人會避免思考和談及衰老死亡,好些人亦相信離死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不會與朋友和家人分享他們有關身後事的偏好。美國有初創公司不畏「死」, 嘗試打破禁忌,協助客戶訂定「身故計劃」,著他們提早思考和決定好有關醫療保健治療、葬禮、財產規劃以及離開後如何被紀念等安排。
生前葬禮:棺材再開時,成為更好的人
人由一出生就必須要面對死亡,從前的人忌諱談及「死」,但生死教育日益普及,「生前葬禮」開始在各地盛行,像有些南韓人就相信,面對死亡的儀式,可以令他們更好地過生活。
李衍蒨:屍體的十字路口
個星期我先不講直接與骸骨有關的故事,改為講一個有關在日本京都的鐵路車站 —— 帷子之辻站,車站為嵐山本綫及北野綫的中轉站。而這個站的特別之處,是有關日本第 52 代嵯峨皇后的事蹟。
給孤獨逝者一個體面的葬禮
「不僅他們的死亡被忽視,他們的生命也被忽視了。」此話出自一名德國牧師。獨居者死後一直無人發現,發現也無人認領,情況已不只發生在日本,德國「孤獨死」個案愈來愈多,為了令死者可以入土為安,就只能靠宗教慈善組織或地方政府,逝者才能得到最後一點尊嚴。
泰王大葬,狗最超然
已故泰王拉瑪九世 Bhumibol Adulyadej 於去年駕崩,停靈一年後,將於 26 日進行移靈及火化儀式。政府估計,在葬禮期間,會有超過 25 萬國民會前來獻花致敬,送別老國王最後一程。位於曼谷皇家田廣場的火葬塔,由一組九座黃金閣構成。中央最高的塔,喻意著在佛教和古印度神話中作為宇宙中心的神山「須彌山」,亦將會是泰王火化後的其中一個安葬之所。塔內有各種神獸和神明的畫像和雕塑,然而,凌駕於衪們之上的,卻是兩隻狗。地位能夠如此超然的,是泰王普密蓬生前的兩隻愛犬 —— Tongdaeng 和 Cao Cao。儘管有人在心底深信,泰王愛養狗是暗示了他對人民的真正想法,但畢竟泰王晚年經歷過不少次政變和反政府危機,設一對「王之犬」雕像,死後有愛犬相伴,興許只是老國王得享安寧的遺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