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葬禮:棺材再開時,成為更好的人

A+A-
大批「生前葬禮」參與者坐在棺木中。 圖片來源:路透社

人由一出生就必須要面對死亡,從前的人忌諱談及「死」,但生死教育日益普及,「生前葬禮」開始在各地盛行,像有些南韓人就相信,面對死亡的儀式,可以令他們更好地過生活。

首爾孝圓康復中心(Hyowon Healing Center)自 2012 年開業以來,已有 25,000 人參加其大型喪葬服務,用模擬死亡來改善生活。現年 75 歲的趙在熙(Cho Jae-hee,音譯)透過長者福利中心參加計劃,她說:「人一旦意識到死亡,並經歷死亡,便會採取新的生活方式。」

由青少年到退休人士,有數十人參加活動,他們一律穿上裹屍布、拍遺照,寫下遺囑,有人更會大聲朗讀。過往曾有參與者說:「我為成為如此糟糕的女兒和妹妹,我知道自己有時會不禮貌,也會說髒話。現在我為此感到遺憾,希望大家原諒我,明白我一直愛你們所有人。」之後躺在封閉的棺材中大約 10 分鐘,當棺材再開時,參與者認為那是「重生」。

大學生崔振奎(Choi Jin-kyu,音譯)形容,在棺材裡的時間令他醒覺,以往他經常把他人視為競爭對手,但「當我在棺材裡的時候,會懷疑這樣的心態有甚麼用。」現在,他計劃在畢業之後開始自己的事業,而不是投身激烈的就業市場。

路透社引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佈的「美好生活指數」指,韓國在 40 個國家中排名第 33。許多年輕韓國人對教育和就業寄予很高的期望,但經濟降溫和失業率上升,令希望破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球平均每 10 萬人有 10.53 人自殺,而 2016 年,韓國每 10 萬人中就有 20.2 人自殺。首爾峨山病院病理科醫生劉恩實(Yu Eun-sil,音譯)說:「即使在年紀很輕,也要學習為死亡做準備,這一點很重要。」

康復中心負責人鄭容文(Jeong Yong-mun,音譯)解釋,組織提供生前葬禮是希望幫助人們欣賞生活,同時尋求與家人和朋友的體諒與和解。鄭說當人們在親人的葬禮上和解時,他感到振奮,但同時也為他們要過那麼久才能釋懷而感到難過。他說:「我們不能活到永遠,那就是為甚麼我認為這種經歷如此重要,我們可以早日道歉及和解,並快樂地度過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