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香港統計處公佈最新的人口推算數字時,大家的著眼點都放在總人口數字上面:移民潮是否已經緩和?香港能否吸引更多的人移居?而新移居香港的,是怎樣的人?但無論當年還是今天,都鮮有論者提及,不同世代經歷過的男女比例各有不同,未必可以一概而論。
嬰兒潮
|共9篇|
社會不亂股市表現好?推動股市的六大因素
全球經濟不景加上美國和香港加息,本地抗疫政策未能與國際接軌,香港股市上週一度失守萬八關口,直迫 25 年前回歸時的水平。2021 年的博鰲論壇上,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拋下的一句「香港已不亂股市表現非常好」成為網民熱愛的迷因圖。可是,究竟有甚麼因素會影響股市?德州大學大河谷分校的金融教授 Damir Tokic 曾經分析 25 年的美國股市數據,嘗試找出答案。
面對死亡,青年人比中老年人更透徹?
年紀愈大,是否就愈能看透生死?近日有研究發現,武肺疫情令不少人改變對死亡的看法,而對比起中老年人,青年人對死亡的態度似乎更為成熟。
武肺過後,別期待嬰兒潮?
災厄過後,黑暗轉趨光明,人們對未來重拾希望,從而誘發大大小小的嬰兒潮。如今武漢肺炎席捲全球,多國經歷沉重陣痛,疫情雖未完結,但已有人討論它會否像其他「雨後彩虹」一樣,短暫激發生育率,而 Vox 媒體便引述專家意見指出:武肺的情況遠比過往的例子複雜,嬰兒潮也許不會出現。
「青年震盪」:如何從時裝術語變成 2017 政治新生態?
英國牛津詞典近日選出了它們認為最有代表性的 2017 年度詞彙,並且跟今年的英國政局亦息息相關 ——「青年震盪(Youthquake)」。「青年震盪」這詞彙的使用頻率在 2017 年大幅飆漲 400%,而英國今年 6 月的國會選舉可謂這一股「青年震盪」的震央。不過,「青年震盪」並非一個全新的詞彙,而是在 1965 年由流行雜誌「Vogue」創造出來的,最初是一個時裝界的用語。早在 60 年代,它用來形容那批生於嬰兒潮的年輕人,拋棄了上一代的衣著風潮。而到了今日,它在政治上也正正代表著新生代青年拋棄了那批生於嬰兒潮的老一輩。
衝浪嫲嫲、柏青哥伯伯——日本的「團塊經濟」
除日漸成熟的高齡化商機外,2012 年起,支撐日本消費的新面孔,是正式進入高齡者行列的「團塊世代」。團塊世代,指二次大戰結束後,在 1947 年到 1949 年戰後嬰兒潮中出生的日本人。他們總人數超過 800 萬,手握 80 兆日元退休金,含金量極高,成為各產業爭搶的目標。
1960 年代:期望改變社會的離家者們
50 年前,披頭四(Beatles)一首名為 She’s leaving Home 的歌曲紅極一時,當中歌詞提到有個女孩突然離家出走,令父母感到震驚傷感。原來,這首歌不但來自一地一人的真實故事,還是 1960 年代英美社會的共同憂慮:成千上萬年輕人離開家園,尋找愛和烏托邦。
「世代差距」存在嗎?
「世代之爭」是近年熱議的議題之一,指世代間的差距推使不同年齡層的人價值衝突、互相指責。傳媒常標籤的八、九十後,就是坊間對世代的負面批評。穿上學術的道抱,「嬰兒潮世代」、「X 世代」、「Y 世代」等字詞同樣分析世代特質,但看上來正經點,少了諷刺。有論調指,「世代」的實際語意難以捉摸;又有指,世代分析有助我們了解世代變化。那麼,「世代差距」真的存在嗎?
嬰兒潮迷思:最幸運的一代不存在
年輕人無出路,社會流動性下降,呈 M 字結構,而上一代占據了最好的資源和機會——這樣的責怪,不獨香港,西方也有,戰後二十年出生的「嬰兒潮」一代(指1946至1964年間),被指為「最幸福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