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香港股票市場表現持續疲弱,恆生指數更加跌穿 15,000 點大關,甚至遠低於 1997 年回歸日的水平。根據最新一份強積金報告,強積金總資產跌穿 1 萬億,其中表現最差的成份基金,2022 年初至今回報更是大跌 40.87%。專家就指出,隨著世界各地的退休保障制度私營化,股市上落甚至會影響人們能否如期退休。
股市
|共26篇|
社會不亂股市表現好?推動股市的六大因素
全球經濟不景加上美國和香港加息,本地抗疫政策未能與國際接軌,香港股市上週一度失守萬八關口,直迫 25 年前回歸時的水平。2021 年的博鰲論壇上,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拋下的一句「香港已不亂股市表現非常好」成為網民熱愛的迷因圖。可是,究竟有甚麼因素會影響股市?德州大學大河谷分校的金融教授 Damir Tokic 曾經分析 25 年的美國股市數據,嘗試找出答案。
Ryan Fung:香港股市沒有 G 點 (ESG 個 G)
已仙遊的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Leo F. Goodstadt)形容過香港猶如失治之城,雖然他著墨的是政府,但放諸香港資本市場亦如是。一直以來迷信自由市場,其實卻是監管機構力有不逮、暗中放水,說穿了同樣失治,沒有「G」點。
【圖解】4 個武肺關鍵詞
2019 年 12 月,武漢傳出多名市民患上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其後迅速蔓延全球。韓國於 1 月 20 日出現首宗確診病例,患者是於 1 月 19 日從武漢飛抵仁川國際機場入境的 35 歲中國籍女士。其後確診病例持續上升,但情況仍可受控。雖然第 12 宗及第 16 宗曾接觸超過 400 人,但被傳染的主要是他們的家人。直到第 31 宗確診患者出現,情況始出現變化。
疫情延燒股市如何?專家:勿過度樂觀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全球股市就像是經歷冰火九重天,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可以在一週內雪崩式狂瀉 3,500 點,也可以在一天內如坐火箭般大漲 1,300 點。面對這隻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經濟黑天鵝,投資人究竟該樂觀還是悲觀?
鄭立:大時代 ——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
這遊戲雖然很簡單,但已包含投資市場的基礎觀念,從勢、利率與債券的關係,以及沽空都有,先不講作為遊戲,用來學習投資已很不錯。
中美下一個戰場 —— 華爾街
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未來的局勢變化,以及事態是否會升級,為全球所關注。專門研究中國資本市場的作者 Fraser Howie 和英國前外交官 Roger Garside 日前在「日經亞洲評論」發表文章,預測美中貿易戰下一個戰場的情況。
中國股市新贏家:「豬農」入水,反超科網巨企
雲集全中國科網巨頭,作為頂尖技術中心的深圳,過去多年,科企一直備受矚目,在深圳股市佔據領導地位。但今日,全球科網公司發展遲滯,相關股份在深圳股票市場亦不再吃香。取而代之,被彭博社形容為新一代「中國矽谷大贏家」的,反而回歸傳統,由農民撐起。
下一個讓股價狂飆的產業:健身
當高科技產業風光不再,傳統的餐飲服務業又面臨成長瓶頸,2019 最值得期待的新創產業是甚麼?答案可能會讓你跌破眼鏡:健身。
2019:中國經濟大凶年?
儘管 2018 年是中國改革開放 40 周年,但經過數十年的大幅增長,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調頭進入放緩階段。2018 年,中國 GDP 增長率「保七」不果,也是自 1990 年以來增速最低的一年。去年失守底線,2019 年,情況或者更差。隨著大國崛起的經濟增長神話粉碎,艱難的時期可能才剛剛開始。
失守全球十大,年內貶值 4 成,騰訊跌破科網股紀錄
從去年增長 1 倍有多的「股王」,到今日市值回落近 4 成的科網大輸家,如此戲劇性的逆轉,令騰訊陷入未知的滑落恐慌,有分析指由於投資者的恐慌情緒,騰訊或會持續被拋售。中國科網巨頭的頹危之勢,綜合內憂外患,也正好對照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人民幣轉弱的負面氣氛,再度響起明確的警號。
大麻概念股,升值速度快過種大麻
今年 10 月,大麻將成為加拿大的合法商品,有關法案尚未正式生效,但當地的大麻生產商已大量湧現,並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商業夥伴。要數加拿大目前最值錢的大麻工場,必然是專門開發藥用大麻的 Tilray,自今年 7 月掛牌上市至今已累積升近 8 倍,股價升幅比起種植大麻的速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龍頭之爭:亞馬遜與蘋果,誰先市值破兆?
去年 iPhone 剛滿 10 歲,令華爾街對蘋果態度樂觀,推動其股價在過去 12 個月內上漲 24%,創下市值高達 8,930 億美元的驚人紀錄,現為全球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不過近日路透社分析,亞馬遜勢頭強勁,或能後來居上,擊敗王者蘋果,市值搶先破兆。
股市幣市是天然的龐氏騙局?
2018 年,股民有個好新年,全球股市連日報捷,香港恒生指數 14 日連升,為 18 年來最長的連升日數。牛氣沖天,市民樂也融融又亢奮。股市有升有跌,除了是基本的供求關係,是反映經濟的寒暑表以外,大市飛升還可歸功於股市本身的「放大機制(Amplification mechanism)」,甚至可看作是天然的龐氏騙局。
鄭立:鬱金香泡沫 —— 鬱金香只是一種花,沒有任何東西支持,是個遲早會爆破的騙局
這個「鬱金香泡沫(Tulip Bubble)」,聽名字就知道它開宗明義是一個股票 Game,故事講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還流行鄭錦昌的時代,當時的人投資的並不是股票而是鬱金香。雖然主題是鬱金香,但你不需要理會它是否鬱金香,它和一切你可以投資的事物,不論股票、現金還是房產,運作上是沒分別的。鬱金香也好,股票也好,黃金也好,房產也好,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也好,人類自古以來投資就是這回事,所有投資都一樣。
2018 年三大經濟趨勢:美股、金融科技、基礎建設
2017 年即將進入尾聲,儘管有北韓的緊張局勢以及鮑威爾成為新任聯儲局主席等重大事件,對全球經濟來說,這依然是相對穩健的一年。隨著美股一直維持在高位,2018 年是會盛極而衰,還是繼續向前邁進?
大時代:騰訊真的不會倒?
借用一句股民術語,港股大時代再度降臨。恒生指數突破 30,000 點大關,更創下近 10 年高位,眾望所歸,這都是十大藍籌之首「股王」騰訊的功勞。騰訊於今年股價翻了至少一倍,不但比馬雲的阿里巴巴更早一步,成為第一家市值超過 5,000 億美元的亞洲企業,同時也超越 facebook 躋身全球 5 大企業。2004 年上市,由 3.7 元起錶的騰訊,帳面上累計增長 11,200 倍。如果散戶忍到手,從騰訊上市開始就長「揸」到今日,便真的單車變摩托,由 100 元變成 100 萬元,紅衫魚都變成一桶金。牛市當道,港股重上 30,000 點新時代,但自然有審慎的投資者認為升勢過急。騰訊的前景,除了要看公司業績和股市氛圍,還有一個相當關鍵的因素⋯⋯
笑看風雲過,「紅衫仔」卸甲榮休
香港的「大時代」終於來到曲終人散的時候。擁有 32 年歷史的港交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交易大堂,在今年 10 月之後就會正式停用,俗稱「紅衫仔」的出市員亦會卸甲告退。笑看風雲過,交易大堂曾經是香港金融業的黃金大舞台。但隨著時代改變,股票交易已走向全面電子化,像電視劇互比手勢和大聲叫價的畫面已不復見。然而,有哪些東西可以取代出市員,描繪真正發生在股票市場的事件?答案可能是沒有。就算沒有交易大堂和「紅衫仔」,當港股大跌,大家還是會穿越回 1992 年「大時代」的那種臨場感。
新人事新作風,通用電氣也學會「斷捨離」
作為美國其中一家規模最大的綜合企業,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近年業績一直陷於泥沼,但剛在 8 月上任的新行政總裁 John Flannery 卻高調地對投資者保證:「GE 將會變得不一樣。」明白到一己之力難以扭轉頹勢,因此,翻身之道在於「斷捨離」,他的計劃是令 GE 變成一家更小、更簡單而且更有效率的公司。John Flannery 不但將 GE 的全年盈利目標大幅下調 3 分之 1,更明言公司將會退出高達 200 億美元的非核心業務。「斷捨離」是勵精圖治的開端,抑或只是「出口術」好讓投資者消化壞消息?
「橙天鵝」效應,美股暴跌 7 成?
踏入 10 月,美股升勢凌厲,標普、道指、納指和羅素 2000 四大指數都同時破頂,創下歷史高位。但有「列根經濟學之父」稱號的斯托克曼卻大唱反調。這位「大淡友」作風依舊堅定,明確表示美股即將迎來一場大災難。他將美股的不日浩劫歸咎於兩大元兇,其中一大禍端,矛頭直指過去多年實行超級寬鬆貨幣政策的聯儲局。第二個跌市兇手,則是言行出位的美國總統杜林普:「以前我們有『黑天鵝』事件,現在則可能多了一隻『橙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