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彼理:不同班同學 —— 八代港男港女

A+A-
圖片來源:Zhang Wei/China News Service via Getty Images

上個月,香港統計處公佈最新的人口推算數字時,大家的著眼點都放在總人口數字上面:移民潮是否已經緩和?香港能否吸引更多的人移居?而新移居香港的,是怎樣的人?只有在互聯網世界歷史悠久的雅虎香港新聞,還有留意男女比例數據,然後重彈「老姑婆勢逐增」這類過時老調。回想無綫播「盛女愛作戰」那陣時,真覺時移世易。

但無論當年還是今天,都鮮有論者提及,不同世代經歷過的男女比例各有不同,未必可以一概而論。出於好奇,我找來統計處自 1961 年起每年各年齡組別的人口數據,並與相對應的出生年份配對。

圖中可見,1920 年代出生的香港人在他們 35 至 44 歲(1964 年)的時候,男女比例頗為正常,自此之後也維持平穩。直到他們五六十歲,女性比例才開始增加。這也很合理:在以前那種社會,男士往往更容易因為疾病或者意外而較早離世。

1930 年代出生的世代,經歷就有點不同了。他們是在抗戰、內戰期間長大成人的一代,在大陸風雲變色的時候,也許有更多的男士選擇南來香港。我們看見的是,在他們 25 至 34 歲的時候,就已經稍為男多女少。而六七十年代的幾次偷渡潮,則令到這一代在四五十歲的時候更為男多女少 —— 畢竟偷渡費體力而又高風險,往往有更多男士優而為之(近年乘橡皮艇橫越英倫海峽的偷渡客,也是以獨行男性為主)。直到這一代漸漸老去,女性較為長壽的因素才令到這一代變成女多男少。

然後我們來看看戰後十年間,也就是 1945 至 1954 年出生的一代,也就是第一批的「戰後嬰兒」。有趣地,在嬰兒潮世代還未成年(20 歲前後)時,男女比例其實相當正常。但之後,就有愈來愈多以男性為主的同代人移居香港,深遠地改變了人口結構。到了這代人三十幾歲的時候,男多女少的情況達到大約 6 男 5 女的比例,可謂前無先人,後無來者。直到更多的同代女性能夠以家庭團聚的原因移居香港,和女性較長壽的因素開始顯現,才開始變得女多男少。

而「六十後」(1960 年代出生)的經驗,又有所不同。抵壘政策在這代人成年前的 1980 年結束;自此之後,所有偷渡客都會被即捕即解。因此,這代人從來沒有因為來港潮而出現嚴重的男多女少現象。但到了他們三十多歲的 1990 年代,事情又起了變化。從那時開始,隨著大陸改革開放,中港經貿日漸密切,不少這代非本地女性因為與(不一定是同代的)港男結婚而移居香港,以致女性比例開始急劇上升。要到這代人四十幾歲,男女比例才開始穩定下來。

從二十幾歲開始,「七十後」就已經感受到同代女性移入香港的趨勢。情況和嬰兒潮剛好相反:嬰兒潮一代很多偷渡來港,在三十幾歲的時候相當男多女少,比例約為 6 男 5 女;而「七十後」卻是愈來愈女多男少,在他們四十歲左右時,已經接近 5 男 6 女的比例。

因為保衛天星皇后碼頭而一度成名的「八十後」,其男女比例趨勢也基本上重複了「七十後」的軌跡。

至於「九十後」,在 20 幾歲時的女性比例,也和「七十後」、「八十後」一樣,較童年時略為增加。但隨著時代變遷,我不敢說這是因為離鄉別井來港工作的專才以女士較多,還是因為較多同代女士因家庭等原因移居香港。而這一代人會不會繼續重複「七十後」、「八十後」的軌跡,還需拭目以待。

而還年輕的「零零後」,男女比例暫時相當平穩。

總結而言,作為開放社會,香港社會的男女比例往往受到鄰近地區的發展所影響。而隨著時代變遷,每個世代的經歷頗為不同,難以一概而論。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出生於生紅豆的南國以南,居住在有絲路的西域以西。興趣紛亂蕪雜,現正學習科技、文史、政經、社會、環保、生活,然而無一精通。在倫敦時牽掛香港,在香港時想念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