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白日之下」無論在敘事、題材、社會寫實和深度方面,都是相當傑出叫座的。電影以院舍性侵及虐待院舍老人作題材,雖根據多年前發生事件改編而成,但在今時今日仍具一定的威力。「白日之下」採取記者的角度,寓意這社會雖有很多黑暗的事情,但白日仍會到照到最黑暗的角落,最黯淡的現實亦有被報道、揭發,甚至被法律制裁的一日。以下節錄 3 本與電影主題相關的書籍。
老人
|共103篇|
每月探訪長者,有助他們延年益壽
近數十年,人們感覺孤獨的情況更為普遍。根據醫學雜誌 BMC Medicine 發表的最新研究,感覺孤獨的人,死亡率可能比其他年齡、性別、背景相同但擁有社交關係的人高出 39%。
高齡窮國:泰人的困頓老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泰國現為社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已有逾 1,200 萬國民超過 60 歲,佔全國人口約 18%。然而,收入低微、積蓄有限及「生果金」不足,意味著將有很多長者陷入極度貧困。與此同時,納稅人數目正日漸減少,醫療開支卻預料會增加兩倍,為政府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
鹿兒島公寓,終結老人孤獨問題
人口老化帶來各種問題,其中一種是老人獨自生活、甚至在屋中孤獨死去。孤獨人人都會有,但也確實需要他人關懷。日本鹿兒島 6 層公寓 Nagaya Tower 就提供空間,讓非親非故的跨世代住客共同生活,排解孤獨。
退休社區:印度地產新興市場
聯合國預計到 2050 年,在印度這個全球人口最多國家,65 歲以上長者所佔比例將增至 15%。但隨著數以百萬計的人出國工作和定居,他們的父母縱然有錢養老,身邊卻無親人照顧,退休社區便成可取之選。這類為銀髮族而設的屋苑正於印度蓬勃發展,數量在 3 年疫情間將近翻倍,即使存在隱憂,前景仍被看好。
日本人獨自吃飯,食得更少
外國人到日本旅遊,有時會覺得日本食物分量較細,畢竟飲食文化和習慣不同,本地人眼中的正常餐食,對他國人來說或者未能飽腹。不過另一方面,日本人確實愈吃愈少,民眾人均卡路里攝取量從 2007 年的 1,911 卡路里,輕微下滑至 2017 年的 1,907 卡路里,原因可能與人口老化、獨居生活人數增加有關。
【超級老人】現代生活有損大腦健康?
美國查普曼大學人類學和衛生經濟學教授 Hillard Kaplan,於 2014 至 19 年間跟醫生、生物化學家和人類學家組成流動團隊,到訪亞馬遜偏遠地區逾 100 個村莊收集原住民的健康數據,以找出非工業化的生活模式,會否對大腦退化帶來不同影響。
退休保障制度:專制國家必行之道
打工仔退休後,自然會失去一大部分相對穩定的生計來源,很多都需要依賴個人積蓄和公私營退休金過活。退休保障制度之穩健,對普羅大眾的福祉至關重要。挪威奧斯陸大學政治學家 Carl Henrik Knutsen 和 Magnus Rasmussen 就在學術期刊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撰文,嘗試驗證退休金制度與專制國家的政治穩定,存在甚麼樣的關係。
日本長者多,棄養寵物也多
長者飼養寵物,益處多但「手尾」也多。老人家本想找個伴或生存意義,令自己更健康、愉快地走人生最後一程,無奈因為疾病、體力衰退,甚至驟然離世,令他們的寵物被獨留在世。在高齡化的日本,這個現象尤為嚴重,有收容動物的組織表示,8 成遭人棄養的寵物,主人也是銀髮一族。
年屆 80 仍能勝任總統嗎?
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總統、現年 80 歲的拜登日前宣佈競逐連任,爭取將任期延長至 86 歲。今年 2 月白宮醫生曾表示,全面健康檢查結果顯示總統能勝任目前工作,但仍有不少選民擔心「80 後」拜登能否應付下一屆任期,「華爾街日報」就此訪問一些醫學專家,了解年老是否就代表健康衰退。
【全球老化】不止法國,中國也要提高退休年齡
法國政府強推將法定退休年齡由 62 提高至 64 歲,希望延長人們的工作生涯,為退休基金帶來更多收入並延遲支付退休金,減輕相關財政系統的壓力,因而激起連串示威及罷工。面臨類似困境的並非只有法國;在中國,自 1950 年代以來女、男最早分別可在 50 和 60 歲退休,惟這項多年未變的政策,正隨著退休大軍增加而耗盡地方政府資金。
【Soul Monday】八旬跑手挑戰超級馬拉松
年紀大,機器壞?60 歲以上的超級馬拉松選手,其實並不少見。本月初舉行的美國田徑協會 100 英里道路錦標賽,更有 5 名八旬跑者參加,挑戰約 161 公里的路程。其中 4 人成功完賽,這次 80 至 84 歲組別中的冠軍,所花時間更比該組紀錄快上 45 分鐘。
【新詞】老年電子學:應對人口老化的答案?
研究員目前競相開發能為醫生、護士及護理員分擔工作的機械人。老年電子學(geriatronics)這門利用先進科技應對老年學、老人科和看護的全新領域,更是備受注目。
陶傑:全球化之下人類只有兩大政黨
網絡世紀的降臨,則標榜著年輕人不但奪了權,還要鞏固全球化的政權,還要跨國界與全世界的年輕人聯手,建立一個全球化的青年新秩序。
長命百歲不是夢,一輩子太長怎麼辦?
一個人大約接受 20 年教育,工作 45 年,到 65 歲退休享受餘下人生;三階段人生是不少現代人的寫照。不過人類預期壽命一直延長,香港一個 2020 年出生的男嬰,平均預期壽命 82.9 歲已算低估,超過 90 歲實在不足為奇。更漫長的人生,或者需要另一套活法。
活到過百歲,取決於遺傳基因還是生活模式?
長命百歲是很多人對長輩的祝願,也是不少人的夢想。根據聯合國 2022 年的估計,全世界有 59.3 萬名百歲老人,年齡層快速增長,預計到 2050 年將有 370 萬百歲老人在世。專家認為,雖然遺傳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健康長壽的主要因素,但身體活動、社會支援及居住地亦可影響獲得長壽的機會。
外骨骼:不只是行動不便人士專用
日本多年來亦大力發展外骨骼機械動力輔助裝置,幫助老人及行動不便人士鍛鍊身體,令他們得到更好的生活質素,更希望裝置能進一步用於需要高體力勞動的工作環境。
Moyashi:拆掉你的公園
日本長野市政府最近發表,要將位於青木島町的一個小公園拆掉。這本來只是一宗無關痛癢的地方行政小事,但經過社交媒體持續發酵後,竟然變成全國新聞。原因是市政府下達拆毀公園決定的理由,是有一家人投訴小孩的玩耍聲音太吵。
【Soul Monday】拉丁格林美最佳新人…… 95 歲?
夢想成為歌手的人很多,但恐怕沒多少人像 Angela Alvarez 那樣,等待 7、80 年終能圓夢。出生古巴的她,年青時移民至美國後,即使忙於打工賺錢維持生計,也從沒讓音樂離開生活。直至如今高齡 95 歲,Alvarez 的歌喉獲得賞識,非但以破紀錄的高齡出道,甚至成為今屆拉丁格林美獎的最佳新人。
伴隨股災而來的影響:延遲退休
近月香港股票市場表現持續疲弱,恆生指數更加跌穿 15,000 點大關,甚至遠低於 1997 年回歸日的水平。根據最新一份強積金報告,強積金總資產跌穿 1 萬億,其中表現最差的成份基金,2022 年初至今回報更是大跌 40.87%。專家就指出,隨著世界各地的退休保障制度私營化,股市上落甚至會影響人們能否如期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