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國家利比亞遭風暴「丹尼爾」吹襲引發暴雨,東部港口城市德爾納(Derna)嚴重水災,橋樑倒塌、電線斷落,街上躺滿屍體,死亡人數迄今已過萬,當局估計全國可能多達 1 萬人失蹤,洪災規模在利比亞前所未見。但當地人要應對的不僅是自然災害,數十年來的衝突、東西部政治分裂,如何加劇洪患,使利比亞陷入災難境地?
利比亞
|共9篇|
1986 年豐田戰爭:活用廉價科技以弱勝強
現代戰爭是極為燒錢的科技戰,列強都投放大量資源研發軍用科技,但如能活用廉價科技和戰術,依然有以弱勝強的可能。1986 年非洲乍得北部就有一場豐田戰爭(Toyota War),該國透過善用廉價的豐田卡車,大敗軍力數倍於己的利比亞,當年採用的戰術仍然影響全球各地的武裝分子和起義軍。
狂人卡達菲暴斃 10 年,其子謀求重奪利比亞政權
10 年前阿拉伯之春,利比亞狂人卡達菲(Muammar Gaddafi)暴斃身亡,但利比亞革命未有開花結果,經歷 10 年內戰動盪,部分民眾反而緬懷昔日獨裁時代,卡達菲之子甚至趁勢而起,試圖在今年選舉問鼎總統寶座。
鄂圖曼再崛起?土耳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
土耳其在阿拉伯世界發揮的影響力,正在日益壯大。過去兩年,該國佔領敍利亞東北部、深入伊拉克、插手利比亞內戰,軍費更自 2016 年增加近半,大有昔日鄂圖曼帝國重新崛起之意。「經濟學人」在去年中分析,總統埃爾多安在中東地區,旨在追求國家經濟利益及解決切身威脅,有時甚至為此侵犯他國邊界。這些展示力量之舉,令很多「鄰居」憂慮至今。
【的黎波里內戰】當救護員成為攻擊目標
不論立場,救人至上,是救護員的天職。不管敵我對峙,絕不牽扯進行救濟工作的醫護員,也是默認規定。但不單早前香港有急救員眼部中彈,的黎波里內戰也不斷上演救護人員被襲擊的事件。「華盛頓郵報」駐開羅辦公室主任 Sudarsan Raghavan 就撰文,敘述的黎波里救護人員的處境。
美國才是北韓無核化的最大障礙?
敍利亞被指實施化武攻擊,杜林普遂下令美國空軍,空襲敍國懲戒總統巴沙爾。鑑於此人乃北韓的長期盟友,加上美朝快將舉行會談討論無核化,故有說這次採取行動攻敍,是要給金正恩一個警告,別要繼續挑釁美國,否則將有同樣下場。然而 CNN 引述多名專家分析,杜林普的如意算盤非但打得響,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加強了金氏擁核的決心。
沈旭暉國際郵覽台:從郵票看利比亞的前世今生
利比亞內戰自 2011 年爆發,至今該國仍存在多個不同勢力的角力。其實在卡達菲政權之前,利比亞亦曾經歷多次政權改變:她曾先由殖民地變成王國、再到卡達菲政權,而該政權又於阿拉伯之春被推翻。這次不妨試試從郵票角度入手,了解利比亞局勢的前世今生。
奧巴馬最錯決定
訪問中被問及任內最大錯誤,奧巴馬答:「介入利比亞--雖然我認為行動是正確的,但並無考慮到後續計劃。」其實美國向來有「贏戰爭輸和平」的前科,奧巴馬只是繼承軍事傳統。美國政治系教授 Dominic Tierney 分析,美國重打仗而不重維和,一來出於短視,二來出於公關,結果「美國式戰爭」勞民傷財,一無所獲之餘,甚至令局勢惡化。
阿拉伯之冬:五年過去,民主勝獨裁?
在 2011 前,除了以色列,中東國家均不行民主政體。以自由與公民權利為標準,中東皆為最落後的地域。2010 年底在突尼西亞發生的水果攤販自焚事件,一石激起千重浪,令抗爭運動在 2011 年後星火燎原,燒遍阿拉伯國家,中東天翻地覆,有人以為新一波的民主化浪潮將要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