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木

|共199篇|

新跨境路線 —— 前往墨西哥墮胎的美國女性

在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1 年多後,墨西哥發現越過邊境尋求墮胎的美國婦女人數增加,也有組織將墮胎藥運到美國,這跟本月初墨西哥最高法院裁定全國範圍墮胎合法有關。對於那些求助無門、只能尋求非法墮胎的美國女性而言,去墨西哥成為另一個「選擇」。

波蘭停供武器,源於烏糧出口問題?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波蘭一直是烏克蘭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向烏方提供武器、運送物資,並收容大量逃離戰火的難民,贏得不少掌聲,甚至增強其在歐洲的地位。但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近日宣佈將不再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專注國內防務,停供武器的真正原因是甚麼?對戰爭有何影響?

Z 世代追捧的「金融網紅」信得過嗎?

加密貨幣交易所 JPEX 被證監會點名在香港無牌經營,風波持續,事後有苦主坦言對虛擬資產缺乏認知,平日透過網紅和社交平台宣傳接觸這類資訊。近年「金融網紅」(Finfluencer)現象在全球興起,他們分享有關消費、儲蓄和投資的建議,觀眾主要是 Z 世代年輕人,到底這是獲取金融知識的捷徑,還是一個危險訊號?

比亞迪攻不下日本市場,進軍歐洲也受阻

中國電動車生產商比亞迪近年拓展海外市場,其推出的 Dolphin(海豚)電動車系列在香港掀起熱潮,並計劃在日本市場銷售,但日本一直是比亞迪難以攻下的市場,旗下 Atto 車款今年在日本只賣出 700 輛。而歐盟對中國補貼電動車展開調查,將對電動車行業帶來甚麼影響?

印度誓要做綠氫大國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週日在印度新德里閉幕,期間成立了全球生物燃料聯盟,以促進使用潔淨能源,尤其是在南半球發展中國家,協助加快全球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印度作為輪值主席國,其綠色產業發展受到世界關注,近年印度政府推動綠色氫能計劃,讓該國成為全球主要氫能出口國,我們要等多久才看到它被大規模採用?

來自芬蘭監獄的 AI 訓練員

在芬蘭一所女子監獄,桌上擺放了一瓶水和一台手提電腦,屏幕顯示關於房地產的資料,女囚犯則邊讀邊打字進行標記,回答文件相關問題。她們採取 3 小時輪班制,賺取時薪 1.54 歐元 —— 這正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催生的新勞動模式,由囚犯當 AI 數據標記人員。

利比亞水災: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北非國家利比亞遭風暴「丹尼爾」吹襲引發暴雨,東部港口城市德爾納(Derna)嚴重水災,橋樑倒塌、電線斷落,街上躺滿屍體,死亡人數迄今已過萬,當局估計全國可能多達 1 萬人失蹤,洪災規模在利比亞前所未見。但當地人要應對的不僅是自然災害,數十年來的衝突、東西部政治分裂,如何加劇洪患,使利比亞陷入災難境地?

【Soul Monday】美國醫院減排,從患者餐單入手

美國紐約市的 11 家公立醫院,餐單選擇都是不含肉的「肉醬意粉」,或是黑眼豆砂鍋菜,配上不加牛油或雞蛋的粟米麵包。當地市政醫療系統已將植物性飲食變成住院者常規,計劃由市長推廣,旨在減少城市的肉類消費,改善市民健康,並遏制溫室氣體排放。

美國新學年,由虛擬教師上課?

學生回校上課,教壇卻不見人影?美國調查顯示,全國多個州分的教師短缺情況正在惡化,遲遲請不到人手。很多學校遂聘請「虛擬教師」來遙距代課,各學區為此花費數千甚至數百萬美元。這種教學方式會否對學生構成影響?有聲音批評,與其花錢請代課,倒不如改善教師薪酬福利,留住人手。

減肥藥大賣,足以撐起丹麥經濟?

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減肥藥受荷里活影星追捧,近來在歐美大賣,就連全球首富馬斯克都服用過。諾和諾德目前是歐洲市值第二大公司,帶動丹麥的經濟增長。惟當地經濟學家擔心,國家過度依賴藥廠不是好事,預言丹麥可能出現名為「荷蘭病」(Dutch Disease)的經濟現象。

AI 背後「血汗工廠」:被剝削的菲律賓勞工

在菲律賓南部沿海城市,每天都有數千名年輕工人在網吧,為人工智能(AI)模型分類和標記數據,以確保 ChatGPT 這樣的語言模型不會產生亂碼,為訓練 AI 的必經過程。「華盛頓郵報」報道,調查發現生產 AI 技術、多數來自歐美國家的科技公司,正剝削這些隱藏在 AI 背後的龐大勞動力,其中美國企業 Scale AI 被指以極低工資聘請海外廉價勞工,引發「血汗工廠」爭議。

【*CUPodcast】ESG 傾呢啲:旅遊觀察,亞洲應對環境挑戰的變化

亞洲各國正努力應對環境挑戰,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分享旅遊觀察,從日本住宅太陽能板普及化到印尼的環保酒店,探討兩國如何在日常生活推動環保,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