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

|共67篇|

涉嫌破壞天然氣管,香港註冊貨輪驚動北歐國防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歐洲地緣局勢已愈趨緊張,意想不到香港也捲入其中。瑞典、芬蘭與愛沙尼亞之間,有 3 條天然氣管與海底通訊電纜本月同時受損,歐美把矛頭指向中俄兩國,前日芬蘭警方更直指駛經的香港註冊貨輪「新新北極熊號」(Newnew Polar Bear)船錨脫落,破壞連接愛沙尼亞的天然氣管道。雖然未知事件是否蓄意,調查仍然繼續,但事件已再次為歐洲安全敲響警號。

美軍撤出伊拉克與敍利亞,會否釀成阿富汗式亂局?

杜林普與拜登政府先後承諾,不會讓美軍陷入「無休止戰爭」(Forever Wars),預告將要從中東戰場抽身,奈何撤出阿富汗卻亂象叢生,究竟同樣亂局會否重演?假如美軍全面撤出伊拉克和敍利亞,將如何改變當地政局,乃至整個中東的地緣政治?

斯里蘭卡恐襲羅生門:誰是襲擊基督徒的兇手?

斯里蘭卡發生針對基督徒的大規模恐襲,造成超過 320 死、500 傷。雖然「伊斯蘭國」昨日忽然承認責任,但如此奄奄一息的恐怖組織,還有能力策劃精密恐襲嗎?抑或又是另一次借勢邀功?有維權及智庫組織提醒,斯里蘭卡基督徒近年確實受不少暴力滋擾,但施襲者以佔人口大多數的佛教徒居多,穆斯林作為少數亦曾經遇襲,單靠本土因素不足以解釋事件,背後幾乎肯定牽涉國際組織支援。

石 Sir:伊斯蘭國少女還有權回英國嗎?

事情相當複雜,首先少女離國時只是 15 歲,並未成年,到底應以罪犯或受害人視之,已難定奪。而就算少女現已達成人之年,若未通過調查審訊,也不可以就憑一通電話訪問就判定她犯下戰爭之罪。而就算她確有犯下戰爭之罪,其孩子亦是無罪之身,若少女英國國籍一直有效,其所生孩子因此是英國國民,政府有法律責任保障其安全。

ISIS 將從頭,收拾舊山河?

曾經穩踞國際新聞頭版的伊斯蘭國(ISIS),如今幾乎消聲匿跡,敍利亞內戰亦似乎步入尾聲,令外界相信和平終於降臨。但華盛頓大學極端主義研究計劃高級研究員 Hassan Hassan 卻撰寫評論警告,敍利亞情況不容樂觀,當地局勢與 10 年前的伊拉克相近,為伊斯蘭國的重整旗鼓埋下危機。

ISIS 仍威脅全球嗎?

剛過去的一年,伊斯蘭國(ISIS)已喪失絕大部分土地,將恐怖勢力從地圖上抹去似乎指日可待。但曾於美國國土安全部任職高級官員的反恐專家 Peter Vincent 指:「要徹底打擊伊斯蘭國,需付出更多時間,甚至將有更多平民犧牲。」來年反恐行動不僅仍需努力,更暗示伊斯蘭國勢將發動更多恐襲。伊斯蘭國或會化整為零,在不同地方重整旗鼓,亦可能有「聖戰分子」回流並發動恐襲。情況就如翻起蜂巢,蜜蜂卻各自出走,或重新建立據點。

兩個阿拉伯世界正合而為一

中東七國與卡塔爾斷交後,美國總統杜林普表態支持,鑑於國務卿蒂勒森正正出訪中東修補波斯灣國家的對外關係,而卡塔爾又有美軍基地部署反恐行動,有意見指此舉實屬外交失當,更有質疑杜林普的方針受其家族生意影響(杜林普旗下企業嘗試多年打入卡塔爾市場均告失敗,相反阿聯酋及沙特則素有生意來往)。卡塔爾面對多國圍堵,極有可能陷入亂局,金融時報外交事務評論員 Gideon Rachman 表示,波斯灣國家長年避過中東地區的衝突,經此一役,兩個阿拉伯世界恐防終將合而為一。

站在反恐最前線的 Google

上年 6 月,有巴黎恐襲死難者家屬對 Google 提告,指控 Google 違反「反恐法」,容讓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使用其影片平台 Youtube 宣揚極端思想,令 IS 得以發動恐襲。當時, Google 只重申有明確規定限制內容發佈,亦一直有刪除恐怖組織的帳戶。一年後今日,Google 高級副總裁 Kent Walker 表示 Google 將進一步打擊恐襲,並從人工智能、人手、資訊審查手段與內容四方面對付極端思想傳播。

為何 ISIS 會在菲律賓找到根據地?

恐怖襲擊接連發生,連亞洲國家也不能獨善其身。兩星期前,菲律賓馬拉韋市(Marawi)爆發武裝衝突,伊斯蘭武裝分子與軍警對峙良久,後者拯救平民行動失敗,近 200 人死亡,導致總統杜特爾特下令民塔那峨島(Mindanao)進入戒嚴狀態。該地區槍手聲稱自己效忠伊斯蘭國(ISIS),印尼國防部亦指菲國內有過千境外 ISIS 成員——這令人不禁問:為何 ISIS 會在菲國找到根據地?

恐怖襲擊演變今昔

倫敦橋恐襲爆發之後,英揆文翠珊宣稱國家現正面對新型威脅,英國警方反恐專員亦表示恐襲威脅已屆「完全不同以往」的級別,但回顧過去兩年歐洲各地的恐襲,其實由模式、對象乃至目的均相當類似,不過若與數十年前比較,恐怖襲擊的確經歷重大演變,今日要打擊恐怖主義亦更加困難。

最大殺傷力的非洲恐怖組織

近來埃及連月爆發恐怖襲擊,釀成數十人死亡,伊斯蘭國(ISIS)承認策劃恐襲。ISIS 自稱分部佈及非洲七國,但非洲最具殺傷力的恐怖組織並非 ISIS,而是肆虐索馬里的青年黨(Al Shabaab)。據美國智庫非洲戰略研究中心(Africa 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統計,2016 年青年黨恐襲造成 4,000 多人死亡,超越盤踞尼日利亞的博科聖地(Boko Haram),成為非洲最大的治安威脅。

倫敦橋恐襲給英國的反恐啟示

英國三個月內發生三宗恐襲,造成過百死傷,令國民質疑當局的反恐能力。英媒分析,倫敦橋恐襲融會兩種西方恐襲的傾向 —— 專挑平民下手及採取自製技術,曝露英國國防的漏洞。但文翠珊過去大幅削減警方預算,被指造成保安缺口,如今她說加強警力,又是否救國良策?英美專家持不同意見。

曼市爆炸:恐襲的再進化

英國發生 10 年來最嚴重恐襲,歌星 Ariana Grande 於曼徹斯特體育館舉行演唱會,結束時大堂突然發生爆炸,造成至少 22 死 59 傷,喪生的包括兒童。警方指施襲者是一名攜帶簡易爆炸裝置的男子,引爆後當場死亡。多名反恐專家則傾向相信,此事並非孤狼恐襲(即不受組織指揮,自發施襲。),加上事發地點不在場內,而炸彈可能是自製,憂慮日後將更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