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

|共52篇|

【印度列車事故】安全不及速度和新潮重要?

印度正就全國鐵路網絡及基建進行現代化改革,好讓火車乘客踏上安心而愉快的旅程。但在上週五,東部奧里薩邦發生該國近年最致命鐵路事故,3 輛列車連環相撞引致出軌,至今釀成 300 人死亡、逾 1,000 人受傷,大量遺體仍待確認身份。這是意外還是人禍?各種疑問令大眾再度關注印度鐵路安全。

筆是港媽:尋找萊斯里普(Ruislip)的軌跡

每個天氣好的星期日,我們都會帶兒子到近郊地方玩,除了可以讓他「放電」,也希望帶他出外見識。萊斯里普(Ruislip)是其中一個我們喜愛的地方,更有適合一家大小的活動。Ruislip 屬於大倫敦的希靈登區(Hillingdon),在倫敦市中心的西北面。20 世紀初,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在 Ruislip 開設車站,這個小村莊便開始蓬勃發展,也吸引了很多人到 Ruislip Lido。

【合眾人之力】將廢棄橋改建成高架公園

倫敦正仿效巴黎及紐約的棄用鐵路建設改裝計劃,將市中心一段廢棄高架鐵路,改造成「空中公園」。經過居民、企業、政治家及捐助者 5 年來的規劃、設計及籌款,地方規劃當局終於準備批准肯頓高架公園(Camden Highline)的首階段工程。

夏海安:Lost in Transportation —— 巴鐵膠的文化衝擊

筆者帶著香港人的眼光,發現 GTA 的鐵路系統並不發達。以 GTA 幅員之廣,卻只有 4 條地鐵路線,大部分地區更沒有地鐵覆蓋。作為一個經常依賴地鐵的香港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震撼。所以在尋找住處時,只著眼於「鐵路盤」會大大限制自己的選擇,這些租盤亦因供應較少而比較昂貴。經過走訪多個地區之後,發現這裡的公共交通系統是一個地鐵跟巴士相輔相成、縱橫交錯的網絡。

【一帶一路】肯雅鐵路:貪腐官員王冠上的明珠

中國「一帶一路」工程,包括在非洲肯雅耗資 47 億美元,興建全長近 600 公里,連接蒙巴薩至烏干達的肯雅標準軌距鐵路(SGR),聲稱可為肯雅創造就業機會,助其轉型為工業化的中等收入國家。但自 5 年前揭幕以來,鐵路受貪污醜聞纏繞,經濟效益亦受質疑,更可能因當地無力償還中國債務而爛尾告終。

【烏克蘭戰爭】出口路線難覓,貨運鐵路瓶頸處處

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自俄烏戰爭以來,其 6 個主要黑海港口被迫封鎖,需尋求新路線以出口去年和今年估計達 8,000 萬噸的小麥出產,否則將可能因儲存和運輸不足,令數百萬人陷入飢荒危機。然而,船舶經紀人和代理人協會聯盟(FONASBA)的執行副總裁 Botond Szalma 表示,由黑海、多瑙河,以及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東歐地區的多條物流鏈,正處於瓶頸。

阿拉伯鐵路網,真的要復興了?

阿拉伯地區曾有多條重要鐵路,但因為戰爭、衝突或停運,令這些路線長期被封或損毀。近日「經濟學人」報道,如今摩洛哥及伊朗等國投資數十億美元,重新連接及擴大鐵路網,預計到了 2040 年將增加數萬公里,足以改變整個中東,甚至有望接通歐亞。不過,多個歷史問題成為「通車」的絆腳石。

唐明:倫敦地鐵很陳舊,So?

他立即遭到皇帝斥責,民眾也覺得國家級專家說這種話,太小家子氣了,到處鋪鐵路,無非是乘了工業技術革命之便,有甚麼好吹噓的?同樣道理,北京的地鐵比倫敦新淨,又有甚麼好吹噓的?曼谷、雅加達、杜拜、多哈,哪裡不是呢?這些城市,包括中國在内發展的地鐵,摘取的不都是來自同一棵樹的果子,那棵樹就叫英國工業革命。

廖康宇:英國人的訴求不只有返工

在英國,罷工是一件等閒事。在英國住了一段時間,漸漸發現每年有一些日子必定會遇上罷工工潮。讀者如果居於倫敦的話,通常最容易留意得到的,就是地鐵工人罷工,然後某一條鐵路路線在當日取消。筆者撰稿當日正要往倫敦辦事,恰好遇上鐵路工人罷工,然後整條由劍橋到倫敦利物浦街(London Liverpool Street)的鐵路需要停駛。

9 歐元交通月票,能否讓德人少開車?

區區 9 歐元(約 76 港元),能夠做甚麼?6 月開始,德國民眾可在今夏以此「震撼優惠價」,購買通行全國的交通月票。當局此舉是為鼓勵人們放棄開車出遊,藉此減少燃料消耗,擺脫在天然氣及石油上對俄羅斯的嚴重依賴,並加速脫碳。但這個貌似官民雙贏的措施,卻遭當地報章以至經濟學家質疑成效。

車內性侵無人阻,「旁觀者效應」真可解釋一切?

美國費城發生一宗駭人案件,一名女子乘坐地鐵時遭人性侵,但有指逾 40 分鐘的犯案過程中,竟無任何乘客阻撓或報警,反以手機朝事發之處拍攝。部分專家以「旁觀者效應」分析,指人們見死不救,乃因覺得責任分散,而非全然冷酷無情。不過,這種面世數十年的社會心理學之說,真可解釋當前一切?疫症大流行及槍械暴力,又如何令人只願自保?

密室般的日本列車,淪為隨機殺人的舞台?

東京奧運臨近尾聲之際,當地發生駭人聽聞的血案。上週五晚,一名 36 歲男子在行駛中的小田急線電車,以刀刺傷多名乘客再企圖縱火,造成 10 人受傷。事後他指襲擊對象「是誰也好」,還說「電車內人心鬆懈又無處可逃,可以大開殺戒」。鑑於過去亦有多宗於鐵路作案的殺傷事件,這次不禁再令日人疑慮:密室一般的列車車廂,是否淪為隨機殺人的舞台?

倫敦退役列車養老之地:懷特島

2 月 6 日起,香港東鐵綫啟用新信號系統和 9 卡列車,雖然初期安排混亂,但港鐵會逐步以 9 卡列車取代陪伴港人多年的 12 卡列車,以配合沙中線運作。港鐵沒有指定舊列車的處理方式,可能會被拆毀、整架轉售,又或者改造成社區設施。英國倫敦的鐵路文化聞名於世,地下列車退役之後,會有一處特別的養老之地,讓它們繼續奔馳,那個地方叫「懷特島」(Isle of Wight)。

不靠鐵路、靠巴士:如何在 800 萬人口城市暢行無阻?

香港交通依賴地下鐵系統,當地鐵全面停運,城市會否機能失調?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人口多達 800 萬,雖然還沒有地下鐵,路面交通又嚴重擠塞,但其巴士系統 TransMilenio 卻能夠每日搭載 240 萬乘客,穿梭城中不同角落,成為全球最大型快速巴士系統,是外國城市規劃師的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