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向十一國宣戰的後果不過如此?

A+A-
1900 年 7 月 14 日,八國聯軍的部隊,在日本步兵第十一連隊隊長、陸軍上校粟屋幹帶領下攻擊天津。 圖片來源: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Getty Images

要說中國歷史上的王朝統治者不自量力、色厲内荏、外戰外行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清末慈禧太后向西方十一國宣戰,結果引八國聯軍入京,自己也要「倉皇辭廟」,還把這次的逃跑,冠冕堂皇地稱為「西狩」。

這對慈禧太后和洋務運動的 30 年,其實是有點不公平。因為如果將目光放遠一點的話,崇禎皇帝想與後金議和而不得、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剌而被俘、南宋北伐屢敗屢戰、北宋聯金滅遼的大計,甚至唐朝、隋朝、漢朝的好幾個大帝,比慈禧太后闖下的禍嚴重得多,卻因為史書的包裝,都變成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英雄故事。

當然,本文無意在此為慈禧太后「翻案」,只不過慈禧太后主動向西方十一國宣戰的冒進狂妄,其實對比她的前輩們,不算很丟架。

當時的清國,至少在船堅炮利這件事上,有充足的投資,而且可以買到當時最先進的型號,英國、德國沒有向清國實施技術出口的限制,而且買的肯定不是別國退役的舊船。

即使在甲午戰爭戰敗之後,還能重建海軍,甚至在 1910 年,獲邀參加英國國王佐治五世的加冕典禮,隨後清國海軍還到訪美國,一路上都獲得正常的外交禮遇。

這時的海軍已經不是辮子軍,據說一度在墨西哥「大軍壓境」,加上背後有美國的支持,保護當地僑民避過屠殺,這尤其在中國歷史上,是聞所未聞的特例。因為歷代的專制王朝,都視離開國土的僑民為「棄民」、「逃犯」。如果在當地遭受種族虐待或屠殺,倒是稱心 —— 這一部分的歷史,不知為何很少在教科書中提起,以致大家誤以為清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已經全軍覆沒。

1900 年八國聯軍之戰前夕,清國的國力不但不能說是「積弱」,而是「由弱轉強」。當時財源廣開,關稅和商業稅收入大增,農業經濟只佔 3 成多。1899 年,政府的收入突破 1 億兩白銀;甚至在 1911 年,也就是滅亡前夕,收入更達到 3 億兩白銀。這樣看的話,無論是「馬關條約」還是「辛丑條約」,對於清朝政府而言,應該是低於香港打工仔買房子的壓力。

當然,如果純粹根據 GDP 數字的比例,很多人會說,「康乾盛世」的 GDP 佔全世界的 32%,那才叫威風,可是這與北宋的 GDP 超過全世界一半的說法一樣,沒有甚麼太大的意義。因為如此龐大的數字,都來自於農業經濟,完全沒有工業生產,也就沒有「國力」可言。北宋、明朝的朝廷都很有錢,但是打起仗來是一敗塗地。

事實上,自洋務運動開始後,清朝中央政府允許大量西方槍械入口,各地都可以自由採購,縣級政府也可以向省城申請槍械。這些武器不但在四川保路運動的時候發揮作用,顯然也裨益了辛亥革命。那時候採購的許多洋槍,一直可以用到 30 年代,電影「讓子彈飛」若是拍出美國西部片般的槍戰,並不誇張。

因此,慈禧太后主動宣戰,絕不是頭腦發熱,反而是對本國國力有相當的信心。何況「列強」也只是一個含糊的統稱,意大利、奧匈帝國之流,只能說是濫竽充數,後來加入的荷蘭、西班牙、比利時,根本沒有參戰。

在八國聯軍的軍事行動後,慈禧太后又重新回到北京,轉而與各國修好,常常宴請外國使節夫人。雖然曾向十一國家宣戰,並沒有為她帶來滅頂之災,據說美國公使夫人對老太后的印象還特別友善。

在歷史教科書裡,八國聯軍的災難性可說是被嚴重誇大了。賠償給各國的賠款一直還到 1938 年,實際的年利率是 2%。晚清並不是亡於叫囂戰爭,而且,慈禧太后的全副身家都在紫禁城,並沒有放在匯豐或花旗銀行,後來埋在東陵,頂多是肥了一個軍閥。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