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詩詞屬於舊時代的產物,其實文學的世界不是那麼「老餅」,只要有所感悟,都可以入詩。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請來盧安迪繼續分享其旅遊詩作,由日本小樽倉庫群寫到鬧市夜店,用舊體詩遊一遊日本。
星CUP人物
|共40篇|
【星 CUP 人物】21 世紀以詩紀行:土耳其篇
出門旅遊,除了吃喝玩樂拍照打卡,你還可以學一學古人,賦詩一首,更添雅興。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和專欄作家盧安迪繼續分享創作心得。去年,盧安迪遊土耳其,就以當地景點為題寫詩。他如何在短短四句之中,提煉一個地方的精髓?陶傑又有何評價?
【星 CUP 人物】「四大美人」新解
四大美人,一般是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與專欄作家盧安迪(Andy Loo)除了替換其中一位美人,還正面看待她們的遭遇,陶傑更笑稱是現今「港女」必讀。
【星 CUP 人物】譯英詩 陶傑跟你咬文嚼字
英國詩人米爾頓(John Milton),中年雙目全盲,他以詩來剖白憂愧心境,尋找信仰上的光明。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與專欄作家盧安迪(Andy Loo)繼續談文學創作。今次盧安迪將米爾頓一首十四行詩(Sonnet 19)譯為律詩,由字詞推敲,到對照中西文化,他有何發現?今集一起咬文嚼字,感受翻譯的樂趣。
【未來總統學】台灣大選(3):郭台銘篇
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繼續與「未來總統學:解構魅力領袖品牌策略」作者許復暢談台灣大選,從演講技巧到裝飾小物,掌握台灣政客各種「吸睛」的小心機。
【未來總統學】台灣大選(2):蔡英文篇
台灣大選進入衝刺階段,陶傑與台灣資深傳媒人、「未來總統學:解構魅力領袖品牌策略」作者許復,繼續論盡各候選人。今集「星 CUP 人物」,兩人就深入分析蔡英文所建立的品牌形象。
【未來總統學】台灣大選(1):韓國瑜篇
2020 年 1 月 11 日台灣大選,受全世界注目。各總統候選人風格鮮明,政綱、談吐,舉手投足都受到大眾關注。陶傑就邀來台灣資深媒體人許復,一起談談這次選戰。今集「星 CUP 人物」,兩人會先從韓國瑜入手 —— 許多人說他沒甚麼學問,但實際上他是一位「非常聰明的表演者」?
【星 CUP 人物】憑詩致意的藝術
負笈美國的信報專欄作家盧安迪,曾以詩向史學泰斗余英時教授致意,今集「星 CUP 人物」中,他將親自解說這首「寄呈余英時先生」。1976 年周恩來剛歿,余英時教授曾撰「霸才無主始憐君」一詩悼之,陶傑就對此細細道來。
【星 CUP 人物】陳寅恪暗碼輓汪精衛
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繼續與信報專欄作家盧安迪談詩,拆解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輓汪精衛的詩作「阜昌天子頗能詩」,細味埋藏在典故中的史學家情懷。
【星 CUP 人物】被遺忘的詩人 —— 賞黃景仁「綺懷」
【星 CUP 人物】倪匡見過鬼?
在「機不離手」的時代,我們的靈魂會否被吸進網絡?人死後就真的灰飛煙滅?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邀來倪匡,笑談現代網絡和生死問題。
【星 CUP 人物】香港亂局點收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逃犯條例修訂帶起的風波卻難以結尾,香港為何陷入如此局面?港人今後又如何自處?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與倪匡繼續談論當今局勢。
【星 CUP 人物】倪匡:群龍無首即大吉
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請來倪匡,談談近日在香港掀起層層巨浪的逃犯條例修訂。
【星 CUP 人物】獨立電影伯樂 漫談如何對抗主流
康城導演雙週踏入 50 週年,香港藝術中心舉辦「新浪潮.新海岸:康城導演雙週 50 遇見香港電影」,延續新浪潮精神。今集「星級人物」,陶傑請來與康城導演雙週聯合創辦人達努(Pierre-Henri Deleau),分析獨立電影面對的各種困難。
【星 CUP 人物】法國五月 行家精選推薦
今年法國五月藝術節主題為「旅程 voyage」,節目涵蓋舞蹈、音樂、攝影、設計、劇場等範疇。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邀得「法國五月」行政總裁 Julien-Loïc Garin 作嚮導,為大家介紹這一趟藝術之旅。
【星 CUP 人物】波蘭文化節:用嘴上一堂波蘭入門課
由「Kocham Polske HK 情牽波蘭」主辦的「波蘭文化節」首度在香港舉行,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請來波蘭駐港總領事米羅斯,暢談波蘭特色及美食,帶大家用嘴巴和舌尖,探索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國度。
【星 CUP 人物】新藝潮:讓千里馬尋伯樂
對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說,香港是極具價值的國際藝術市場。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邀請到「新藝潮博覽」總監邢珠迪(Judy Inn),談談收藏藝術品的入門和博覽的理念。
【星 CUP 人物】「潛行浩劫 96 小時」:感性鏡頭下的戰爭片
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繼續和文化評論家潘東凱(Gordon)論盡電影「潛行浩劫 96 小時」。到底這部由法國出品的「戰爭片」,如何以人性出發,呈現俄羅斯在戰爭中的另一面?
【星 CUP 人物】「潛行浩劫 96 小時」:兩種制度,優勝劣敗
2000 年 8 月 12 日,俄羅斯核潛艇「庫斯科號」發生爆炸沉沒,艇內 118 人全數罹難。電影「潛行浩劫 96 小時(Kursk)」正是改編這場軍事災難而成。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和文化評論家潘東凱(Gordon)就談及這部另類「戰爭片」—— 在生死一線的救援行動中,電影如何呈現俄羅斯和西方觀念上的差別?對俄羅斯及其「鄰國」,又有何啟示?
【星 CUP 人物】走出中西傳統畫風 陶傑用「國情」談藝術
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請來畫家劉國夫,談談中國現代油畫的表現。劉國夫誕生於傳統藝術文化重鎮南京,在西方傳來的媒介下作畫,如何表現中國的文化和藝術特質?陶傑又怎樣解讀這種新的繪畫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