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下,曾經高掛影史最賣座強片的「阿凡達」(Avatar)第二集「水之道」終於上映,與第一集相隔整整 12 年,無巧不巧,「鐵達尼號」與「阿凡達」第一集相隔的時間也是 12 年。對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來說,要塑造一部完美的作品,差不多就是要花這麼長的時間。
導演
|共36篇|
荷里活最會燒錢與賺錢的偏執狂導演:占士金馬倫(上)
對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來說,票房數字高低根本不是重點,他就像藝術家梵高一樣,用盡全力只為了雕琢出心中最理想的作品。
莫坤菱:不能拍還是拍了,所有虛實、荒謬和恐懼 ——「伊朗無熊無懼」
香港亞洲電影節最令我引頸以待的電影,不是被鏡粉秒速搶購一空的那部,而是在威尼斯影展獲得「評審團特別獎」的「伊朗無熊無懼」(2022)。電影由伊朗導演巴納希(Jafar Panahi)執導,即使身懷禁拍令,卻仍然交出虛實交錯、荒誕絕倫,但勇氣與智慧並存的電影,叫人驚嘆,電影自有自由的生命力。
挑戰言論自由:衝著安倍國葬而來的暗殺犯電影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後,政府定於 9 月 27 日為他舉行國葬,導演足立正生就挑前一天推出新作 —— 以犯人山上徹也為原型的電影 REVOLUTION+1。這部以低成本趕拍出來的作品,從最具爭議的角度探討最具爭議的事件,為和諧至上的大和民族帶來強烈衝擊。致電抗議的民眾、堅持上畫的戲院、好奇買票的觀眾,都在無意間為言論自由劃下界線。
鴻若遠:「憑空而來:伍迪.艾倫回憶錄」—— 荷里活準佛地魔的自嘲與自辯
今時今日在西方文化界和荷里活中,活地亞倫(Woody Allen)雖未至於淪為佛地魔般不能提起的名字,但早已像多年前那一場春夏之交風波一樣,讓人未想忘記,卻不敢提起。
百年後,再看紀錄片「北方的南奴克」
紀錄片似乎與「真實」、「紀實」密切相關,但何謂真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劃分。例如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的拍攝手法,不干涉事情發生,視攝影機為沉默的記錄者;但這又能否保證拍攝對象在鏡頭前不會修飾自己?又例如拍攝者與對象建立緊密關係,從而獲得機會深入探討議題的機會;但拍攝對象有了被攝影的自覺,又會否影響所謂的真實?如何看待今年面世剛好一個世紀、講述北極圈原住民因紐特人(Inuk)生活的無聲紀錄片「北方的南奴克」(Nanook of the North),也是一個難題。
莫坤菱:「七人樂隊」的觸動 ——「回歸」後,我們在香港「迷路」
「七人樂隊」由香港 7 位著名導演拍攝,包括杜琪峯、徐克、許鞍華、林嶺東、譚家明、袁和平和洪金寶,由 50 年代戰後到 2020 年代,每人拍一部短片,刻畫一個 10 年,至於誰拍哪個就抽籤決定,既向菲林致敬,也訴說香港情懷。
莫坤菱:那些我們不能視而不見的伊朗禁片
曾經以為遙不可及的伊朗,今天所發生的事情卻讓我們有切膚之痛。這是因為看過禁片導演們幾部具感染力的電影,亦是因為天下烏鴉一樣黑,他朝君體也相同。
陶傑:歲月無蹤 金秋不朽 —— 悼羅啟銳
香港人是一個去留不捨、聚散無定的族群,2021 年之間,許多香港人決定移民。我常常想:不知道羅啟銳會不會重寫一個新版本的「秋天的童話」,當玻璃之城傾塌,往昔的歲月被盜,若這對雌雄大導的才思還健翩如昔,香港的下一代在泰晤士河畔的倫敦塔橋邊,也是秋天,不知幾時帶給我們另外一章的童話?
被國安逮捕的伊朗導演是誰?
一星期內,伊朗先後拘捕 3 位知名電影人,導演拉穌羅夫(Mohammad Rasoulof)與夥伴阿利赫馬德(Mostafa Aleahmad),因聲援示威被控違反國安,異見導演巴納希(Jafar Panahi)譴責拘捕行動,隨後亦遭逮捕。他們都曾經在高壓環境下堅持創作,他們的作品有不少曾經在香港上映。
莫坤菱:今生不再的「玻璃之城」
得悉香港導演羅啟銳過身的晚上,我把舖塵的光碟送進播放器,重溫一段段在香港大學或許荒唐但無垠的年月,戲內也側寫了 97 回歸一刻的璀燦煙火,耳邊徐徐響起黎明唱的「今生不再」。燈滅人逝,此生不再是愛情,是電影,也是我城。那場雨,撲毀了煙花,25 年後,雨只有下得更無情。
紀浩基:「人魚帝國」—— 一部只聞樓梯響的科幻大型災難片
直到今天,我還是會偶爾關注一下「人魚帝國」,期望有天能在電影院裡正式跟它見面,要是它上映的話,不管怎樣,我都會買張票去支持。
方俊傑:孩子轉運站 —— 是枝裕和有沒有求變?
是枝裕和有沒有求變?完成「小偷家族」,贏了康城影展金棕櫚獎之後,是枝裕和先到法國,拍攝法語電影「真實芳言」,再到韓國,用韓文拍了「孩子轉運站」,不能說沒有冒險精神。當然,是枝裕和是是枝裕和,他關心的,從來都是血緣關係。這一點,直到「孩子轉運站」,也沒有改變。
【陶與戲】李安:成也文青 敗也文青
曾執導「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等電影的著名導演李安,其荷里活職業生涯並非一帆風順。今集「陶與戲」,陶傑和林宇將點評李安幾部「失敗」之作,看他如何成敗也在文青。
【陶與戲】色,戒:李安導演生涯的悲劇?
提及「色,戒」,你第一時間想起的會是甚麼?今集「陶與戲」,陶傑和林宇就從李安這部名作入手,看看導演與觀眾之間距離落差太大,是一場怎樣的悲劇。
【陶與戲】「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李安的「問題電影」
為甚麼說「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是一套「problem film」?電影裡藏著不是人人都能拆開的「禮物」?今集「陶與戲」,陶傑和林宇就一探李安這部 2012 年的作品。
伍常:許鞍華給我們的藝術課
所以說,有時候,不妨少一點「一窩蜂」,多一點「獨立見解」,然後像許鞍華一樣嚴格遵守與付諸實行,說不定你也能夠創造出真正合乎自己性情的動人作品。
紅眼:是枝裕和鏡頭下的有村架純
有村架純擔綱主演的半真人秀、偽處境劇,將明星的細碎日常寫成幾段小故事。既是有村架純,又不是有村架純,客串嘉賓極度華麗,而且每集都由不同導演 FF 純妹的私人時光。我的意思是,導演本身就是客串嘉賓。第一話,是枝裕和。
紅眼:能沒有奧運,不能沒有宮藤官九郎
繼喜劇演員志村健感染武漢肺炎逝世,未幾便傳來宮藤官九郎確診的消息。如果奧運和宮九之間只能活一個,我選擇宮九。他當然不是日劇界的唯一名編劇,但他毫無疑問代表了我和許多朋友對日劇的愛。
【星 CUP 人物】獨立電影伯樂 漫談如何對抗主流
康城導演雙週踏入 50 週年,香港藝術中心舉辦「新浪潮.新海岸:康城導演雙週 50 遇見香港電影」,延續新浪潮精神。今集「星級人物」,陶傑請來與康城導演雙週聯合創辦人達努(Pierre-Henri Deleau),分析獨立電影面對的各種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