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

|共46篇|

護瞳行動:糖尿病地區服務攻略

大時大節,多數會大吃大喝。吃作為人類慶祝節日的方法,源遠流長,也因而在我們身體留下種種挑戰,包括糖尿病。說一句「大吉利是」,香港完善的醫療制度使糖尿病人得到合適的服務。但在護瞳行動服務的偏遠地區,醫生往往因經驗所限,在斷症時「走漏眼」,「放生」因糖尿病而引起的眼疾,令病人無辜失明。

護瞳行動:為晦暗的工廠滲進光

現代工廠帶給工人的傷害,罄竹難書。工廠裡的灰塵、化學品、昏暗的燈光和噪音,均令工人每天都承受著難以磨滅的傷害。勞工團體年復年大聲疾呼,消費者手中的成品仍然充滿血淚。Mossamut 是孟加拉製衣廠的女工,16 歲便開始在工廠工作,已經 7 年了。天天對著衣車「唧唧復唧唧」,Mossamut 下班的時候經常感到頭痛,視力變得模糊,甚至流淚。她說︰「我愈集中精神工作,視力便變得愈差,頭變得更痛。」

奧比斯:在埃塞俄比亞打擊砂眼

砂眼是全球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一種會透過細菌感染,但可以預防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砂眼就會發展成砂眼性倒睫,使眼瞼向內翻,這意味著睫毛會刮傷眼球,導致角膜永久受損。這種疾病在衛生條件差和水資源有限的地方蓬勃發展,由於水資源有限,所以影響了個人衛生,砂眼透過接觸感染者眼睛分泌的細菌快速傳播。

奧比斯:把光明種子帶給羅興亞人

我們在難民營看見了很多羅興亞人對眼睛護理的需求。視障有可能令他們陷入危險中,隨著季候風的季節臨近,他們將無法照顧自己和家人,洪水、颱風和山泥傾瀉將成為真正的威脅。手術、抗生素和眼鏡等相對簡單的護理已經可以改變羅興亞人的生活,為他們在惡劣環境中帶來獨立和自給自足的能力。

護瞳行動:義務醫生遠征服務,唔好咩?

一般扶貧服務的工作模式,是透過直接把服務送到社會,解決服務不足的燃眉之急,有著實際的需要。以醫療服務來說,也有不少香港義務醫生,遠征海外服務,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另一方面,在社會環境相對穩定的國家,如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地區醫療服務,方便居民使用,對社區的效益則能更大。居民一出家門,就可以方便地看醫生,不就是每個香港人的生活寫照嗎?可是在世界許多地區,這卻不是必然。

奧比斯:糖尿與失明的關係

全球有超過 4.22 億人患有糖尿病,在患有糖尿病多於 20 年的患者中,差不多所有第 1 型患者及超過 6 成第 2 型患者出現視網膜病變。及早發現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能治療的,所以糖尿病患者應每年驗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能透過激光手術醫治,但 4.22 億名患者中,大部分人也沒有機會接受視力保健護理。

直到生命終結,他才停止了計算

1783 年 9 月 18 日,76 歲的歐拉在晚餐後一邊喝著茶,一邊和小孫女玩耍,突然煙斗從他手中掉了下來,他呼喊:「我的煙斗!」彎腰去撿沒有成功,卻抱著頭說:「我快死了!」這位數學界仰之彌高的巨人因腦溢血而撒手人寰。法國哲學家兼數學家孔多塞得知消息,寫下了數學界名句:「他停止了計算和生命(…il cessa de calculer et de vivre)。」

護瞳行動:日行一善的花地瑪

在巴基斯坦,每天都新增數百名失明人士,但國家的醫療服務只覆蓋主要城巿,人口佔全國三分之二的農村地區,卻欠缺具質素的醫療設施。人們要求醫,就得山長水遠到大城巿。可是他們不是缺乏路費,就是無法離家 —— 而婦女首當其衝。傳統文化不允許女性獨自離家。花地瑪身為女醫護人員,特別著重向女性提倡計劃生育,和替小孩注射所需疫苗。另一方面,花地瑪指出,「有許多家庭都深受眼疾困擾,不過對此毫無認知」。實際上,雖然巴基斯坦的失明人口並不少,但五分之四都是可以治療和避免的。

奧比斯:防盲新策略

聯合國組織在 2015 年從人類、地球、繁榮、和平以及夥伴關係等幾個方向,發佈了「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 年可持續發展方針」,訂下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希望全球一起行動。為配合聯合國組織的全新長遠目標,奧比斯防盲策略也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下,訂定四大主要方向,全力推進全球防盲救盲的工作。

人生最壞的事情:失明

假如有一日你將不能辨別世界的色彩,繽紛世界只變成一片漆黑或一幕刺眼的白光,你將如何生活?失明的確很可怕。2016 年一項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進行的調查研究指出,在 2,044 名美國受訪者中,最多人認為失去視力是最差的健康隱憂,比失去四肢、記憶、聽力、說話能力或患上愛滋病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