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

|共29篇|

曾詩敏:Hustle —— 熱血追夢的籃球員

或者是因為處於體育的圈子,熱血的故事已經近乎天天在身邊,切切實實地上演;加上是做媒體的工作,看電影很容易犯「職業病」,要求較高,所以對運動題材的電影,有時會比較揀擇。不過最近在 Netflix 看到籃球電影「籃兒當搏盡」(Hustle),心血來潮按進去一看。

茶里:如何找到你真正喜歡的事物

我相信每個人,在每個領域,都必然會經歷過這個階段。也許在最初的時候,你會單純因為有趣、外觀漂亮等淺層的原因被它所吸引,但在過程中卻漸漸感到痛苦,從而懷疑它的價值,懷疑自己是否選錯路了,甚至會誤以為自己「其實沒那麼愛它」、「其實不需要它」,而錯失了很多了解自己和體驗人生的機會。

曾詩敏:流淌於血液的熱愛

香港壘球女將們為熱愛的運動拼盡全力,她們是香港運動員其中一面的寫照,同樣頂著非職業身份去為運動付出的,還有很多。有些人覺得追夢很瘋狂,是的,過程可以很瘋狂,同時,我想,追夢對於夢想家而言,就如流淌於血液般理所當然。正如,你怎會挑戰呼吸的需要?

【展覽】活著多好?風景攝影師 Kelvin Yuen 血淚汗凝結下的足跡

本地攝影師袁斯樂(Kelvin Yuen)曾奪 2020 年國際年度風景攝影師大賽全球冠軍,是首位華人及最年青的得獎者。去年年末,他把 7 年來的作品集結成首本風景藝術作品集 KELVINISM,收錄合共 118 張香港及全球五大洲拍攝的自然奇觀。想透過 Kelvin 的視角了解世間之美,可前往誠品現時展出的「作品集 X 攝影展 KELVINISM」,觀看其作品時,或許便會感受到為何風景攝影,是他願以一生追逐的事。

Neo:要走還是留?BG 的島崎和演他的木村

島崎作為一個離了婚剛失業的中年單親老爸,為理想堅持之前,先要為獨生子打算。他不能死更不能窮,至少要供兒子唸完大學才行。所以島崎已經想好,租個又殘又小的單位,獨力接些有點賺頭的工作就算。揮別過去務實賺錢,這是島崎的考量,也似是木村本人的考量。

鄭立:我都做得到 —— 曾幾何時,香港的小孩子可以對未來充滿夢想

13 歲的兒童想當記者…… 也真的去體驗,在以前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事,又有甚麼不對呢?不對的,是那些把 2020 年的今天,變成連兒童有夢想都覺得詫異的時代的大人吧。靠政府的不義之財養的狗,有甚麼了不起呢?

【Soul Monday】一場公路旅行:教人敢於有夢就能成功

完成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需要過人的勇氣和毅力。津巴布韋一個 32 歲的護士 Alvin Zhakata 和他的朋友 Botha Msila,就踏上了一場由南非開普敦至埃及開羅,為期 44 天,全長 10,000 公里,途經 8 個國家的公路旅程,只為觀看心愛的足球賽事。

Gloria Chung:2019 年談夢想會否太廉價?關於夢想的 10 件小事

過年之前,我收到一本書,是談夢想的,老實說,題目有點老土,其實連我自己說到夢想,也會起雞皮,畢竟年紀也不輕了,說夢想,彷彿和任性牽連著,現在還談甚麼夢想啊,想想買樓啊保險啊,實際點好不好?可是老土說句,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甚麼分別呢?

旅行者美夢:去海邊,做一日書店老闆

愛書之人總會夢想當書店老闆,但現實有太多顧慮,要拋開一切開獨立書店,始終不容易。蘇格蘭「書城」Wigtown 一間民宿在提供住宿之餘,更讓客人一嘗當臨時書店老闆的滋味。書評家 Dwight Garner 最近就到此一遊,當上一日的書店老闆,並在「紐約時報」撰文分享當天的奇妙經歷。

張景宜:讀法律,一樣可以一圓藝術夢

也許每個人心裡都有顆夢想的種子,若然悉心栽種,它們便會發芽,視乎不同因素,有的可能茁然成長,有的可能遭受惡劣天氣或由於土壤貧瘠,而暗自枯萎。然而,很多人沒有栽種過便已放棄,把小種子拋諸腦後。這物質、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彷彿是個夢想寸步維艱的年頭,但有人卻依然逆風而行,重新出發。

紅眼:四個人的樂團,兩個人的故事

遙想在最後一段會用 mp3 機聽音樂的年代,最後的 playlist 上大抵不會記得有多少歌,反正那時候最多都是幾百 mb 的容量。但看著電影「キセキ(KISEKI)」(奇蹟,降臨的一天),就像被打撈起一段記憶,那台下落不明的 mp3 機裡頭一定盛載過 GReeeeN 的「愛唄」。

紅眼:「四重奏」之夢想醒來後只是一場夢

四重奏(Quartet)的意思,字面上即是四件樂器繞著一個主旋律合奏,也儼然是一個說故事的獨特節奏,一套細節豐富、不容易完全解讀的敘事手法。在坂元裕二的劇本下,「四重奏」的主角真紀、別府、家森和小雀,除了當真組成了弦樂四重奏團隊「Doughnuts Hole」,角色之間的互動都有這樣的連結。四個人的故事,就如不停為彼此的情節作鋪墊,是對方滑音時的點綴,休止靜默時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