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國家肯雅傳出邪教牧師 Paul Mackenzie Nthenge 宣揚「禁食見耶穌」,導致至少 90 人禁食至死的新聞,震驚全國。肯雅人口超過 5,000 萬,有 85.5% 為各基督宗教信徒,全國有 4,000 多座教堂在冊。但樹大有枯枝,以基督教義為包裝的異端邪說也在該國大行其道,包括自封牧師的 Nthenge,以容易接觸的網上佈道方式,在這片不少國民貧窮、教育程度低的土壤,撒下讓邪教茁壯成長的種子。
肯雅
|共19篇|
非洲航天事業,現正準備「升空」
若論全球發展最快的產業,航天界必屬其一。非洲縱然起步較遲,過往缺乏相關基建和技術,令本土公司必須移師哈薩克、法屬圭亞那或美國發射衛星,但如今亦已急起直追。估計前年約值 200 億美元的非洲航空業,將於 2026 年增長至 230 億美元。外資參與以至跨國太空組織,都是這片大陸的「升空」關鍵。
陶傑:樹上的浪漫,樹下的火光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 1952 年登基。人人都知道:當她在肯雅與菲臘親王旅行、住在一家樹上酒店的時候,丈夫收到倫敦的電報,告訴她父王駕崩的噩耗。
曾是 ESG 模範生,聯合利華深陷肯雅泥沼
全球日用消費品大廠聯合利華(Unilever),一向是企業 ESG 領域的領導者。早自 2010 年起,便啟動長達 10 年的「聯合利華永續生活計劃」;2021 年接著公佈「聯合利華企業指南針策略」,為了永續發展不遺餘力。但肯雅事件一直是揮之不去的陰影。
【一帶一路】肯雅鐵路:貪腐官員王冠上的明珠
中國「一帶一路」工程,包括在非洲肯雅耗資 47 億美元,興建全長近 600 公里,連接蒙巴薩至烏干達的肯雅標準軌距鐵路(SGR),聲稱可為肯雅創造就業機會,助其轉型為工業化的中等收入國家。但自 5 年前揭幕以來,鐵路受貪污醜聞纏繞,經濟效益亦受質疑,更可能因當地無力償還中國債務而爛尾告終。
肯雅 —— 在有飢餓危機的國度中癡肥
東非國家肯雅人口約 5,600 萬,估計現有超過 310 萬人處於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態。然而,肯雅也有另一面 —— 2015 年有調查發現,當地兩成男性以及超過一半女性有超重或癡肥問題。英國「衛報」報道指,肯雅與非洲大部分地區一樣,癡肥人數正在增加,部分原因正是跟難以取得正常飲食有關。
護瞳行動:聯合國最新眼疾決議 如何影響遙遠的他
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視覺日,今年的主題是 #LoveYourEyes 愛護瞳,鼓勵人人為自己的眼健康負責。Grace 和 Nicholas 或許與你有一點距離,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走漫漫的人生路。見字飲水,見字眨眼,然後去預約眼科檢查,防患未然。
咖啡公義之本:自己製自己飲?
在發達城市的咖啡店,人們所喝的咖啡,產地往往遠在非洲、美洲等發展中地區,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卻通常難以負擔之。但據「經濟學人」報道,肯雅人現在已開始品嚐由該國咖啡豆沖製而成的花式咖啡,咖啡更成為當地人的身份象徵。
【利益與保育之辯】肯雅牛油果種植威脅到大象
肯雅大象的生活愈來愈艱難,就算避得過盜獵者、旱災,免於如非洲他國大象般染上致命惡疾,牠們仍要面對新威脅:阻礙牠們遷徙的牛油果田。由於世界各地對牛油果的需求激增,肯雅果農為提高產量,著意開墾動物棲息地,變相置當地野生動物於危機之中。
全民基本收入可治癒疫情禍患?
武肺疫情令無數基層三餐不繼,有政府因此研究全民派錢的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保障,但相關政策成效素來有爭議。有麻省理工經濟學研究團隊,在肯雅展開基本收入社會實驗,證實受助人在疫情期間較少飢餓、疾病和抑鬱問題,但可能鼓勵受助人冒著風險去投資。
武肺橫行,二手衣物市場也遭殃
舊衣回收原本是速食時裝的出口,但武漢肺炎打破行業平衡。病毒令人擔心舊衣衛生問題,居家禁令亦使二手衣物的需求減少,某些地方甚至拒收衣物。舊衣物不能順利流通,長遠可能影響整個行業。
取消整個學年,誰最得益?
武肺疫症之下,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渡過了學校停課、遙距學習、公開考試延期,隨著大學聯招放榜,動盪的學年也就此完結,這亦是世界各地教育面對疫情的寫照。然而,肯雅卻有另類做法,當地政府在 7 月直接取消整個學年,要學生下年重讀。做法的原意是要避免貧富懸殊下,有些學生難於接受遙距教學,但此舉卻可能只會加劇教育不平等。
人在武漢:難以回國的非洲人
武漢至今仍未解封,最近數週,不同國家陸續展開撤僑行動。但對依在武漢的非洲人而言,要離開並不容易。據「德國之聲」報道,武漢有近 5 千名來自非洲的留學生;目前不少人在缺乏現金、食物的情況下,希望母國出手撤僑,可惜大部分非洲國家均排除此計劃。
失落的金犀牛:重構非洲中世紀歷史
鹽造的城鎮、珊瑚造的清真寺、玻璃造的宮殿,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來自中世紀非洲的璀璨文明。法國歷史學兼考古學家 François-Xavier Fauvelle 專研鮮為人知的 8 至 15 世紀非洲,主張此時的非洲文明正值「黃金時代」,可與世界其他文明鼎足而立,成果最近翻譯成英文新書 The Golden Rhinoceros: Histories of the African Middle Ages。
中國投資的副產品:新殖民主義與種族歧視?
非洲人民,中國領導人稱之為「非洲兄弟」。乍眼看,中國政府對這片大陸上的兄弟相當照顧,除了近十年來不斷的投資、貸款、甚至免債,近日再宣佈向非洲提供 600 億美元援助和投資。不過,在東非國家肯雅,中國企業及中國人不單為當地人帶來資金技術,同時亦帶來歧視。
護瞳行動:非洲想像 ── 一場眼疾的爆發
水,是生命之源,也對眼睛健康甚為重要。沙眼在非洲乾旱地區甚為流行,到今時今日仍然是貧窮和弱勢社群的標記。沙塵滾滾雖為非洲抹上棕色的想像,但如此地理條件,衛生欠佳加上清潔食水欠奉,加速細菌傳播,增加沙眼在社區爆發的機會。
護瞳行動:女人命苦是上帝的旨意嗎?(肯雅篇)
在非洲肯雅,愈來愈多女性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 2016 年的「非洲人類發展指數」中,肯雅因其推動兩性平等的工作而位列 18。不過再細心看看全球的排名,肯雅則只得 145,追上世界指標的路還很遙遠。
輸入中國勞工 肯雅魔鬼交易?
中國的建設項目模型曾在中國造成大型環境污染,並因空氣污染引致過百萬宗死亡個案。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禁止興建燃煤發電廠,不少中國公司轉而尋找非洲的客戶。當中 Amu Power 將會興建的 Lamu 燃煤發電廠,除了為肯雅帶來相當於現時全國 45% 的電量,還對環境構成多大程度上的改變?
護瞳行動:肯雅女護士的手袋
肯雅的經濟發展迅速,但眼疾仍然嚴重,超過 32 萬人失明,75 萬人視力受損。除了白內障引致失明外,港人較少留意的沙眼亦是問題之一。沙眼是一種「貧窮病」,缺乏清潔食水和衛生環境欠佳,令細菌容易傳播,均是引發沙眼的原因,也是肯雅第二大的致盲原因。有見及此,肯雅護士的手袋裡便有了這個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