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

|共6篇|

唐明:文學男人 03 —— 向死而生的孤獨豹子

驚天地,泣鬼神的開場白,經典之中實在數不勝數,正如今日的人都沒有太多時間閱讀小說,只是記住一些開場白有助於閒談。但是談論結尾就有點困難,因為體會出結尾的任何妙處或者餘韻,則無法跳過整個閱讀過程。海明威的這部名篇「吉力馬札羅山的雪」,就有一個毫不遜色於開頭的精彩結尾。

香港曾媲美法國蔚藍海岸 —— 東方里維耶拉

現今香港以「亞洲國際都會」自居,1930 年代則以「東方里維耶拉」(The Riviera of the Orient)之名,媲美法國度假天堂。曾經有西方旅客投訴貨不對辦,大文豪海明威的妻子便埋怨市區臭氣熏天,張愛玲返回上海後,卻對里維耶拉意象念念不忘,最終成就出代表作「傾城之戀」。究竟這個形象從何而來?反映的又是甚麼樣的香港?

疫症:硬漢如海明威也怕得要命

今年較早時候,網上曾流傳「大亨小傳」作者費茲傑羅在 1918 年流感大流行寫下的信件,內容提到海明威無視「社交距離」:「此時,要避免到公共場所,確是令人非常沮喪。即使是酒吧也得避免,我也是這樣告訴海明威,但他還是往我肚子打了一拳,我問他有否洗手,他說沒有。他就是那種會拒絕遵守規則的人,就是這樣。為甚麼?他認為這種病毒只是流感而已。」信件最後證實是美國小說家 Nick Farriella 摹寫,有此想法,或因為世人都認定海明威是硬漢,既愛鬧事,也愛說謊,就恰似現今疫下拒絕遵受防護規則的人,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海明威未發表作品,為何一直不出版?

參與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明威,曾據他在同盟軍與納粹的交戰中找到的小說靈感,寫下 5 篇關於二戰的短篇小說。不過,在交給出版社時,他附帶了一個條件:「隨你喜歡出版吧,不過要在我死了之後。」在海明威死後多年,直到今年 8 月都只出版過其中一篇 Black Ass at the Crossroads。最新出版的未發表作品,名為 A Room on the Garden Side。

烏托邦圓夢:莎士比亞書店

今年是莎士比亞逝世 400 週年,現時著名的巴黎莎士比亞書店,成立於1964年,也恰巧是莎士比亞誕辰 400 週年。莎士比亞書店在一個獨立有限的小空間裡,經營出文藝的夢幻世界,為後世留下美好傳說——或許這就是烏托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