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女主角思嘉,並不是俗稱的 Jezebel 式的「壞女孩」:恰恰相反,她其實是一個非典型的 red neck,她最重視的是土地和家園,「Land i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為了守護這兩樣,愛情、理想、甚麼昔日的榮光,一切皆可抛。
經典
|共30篇|
「小熊維尼:血與蜜」,反迪士尼恐怖電影宇宙的開端
英國 Cult 片「小熊維尼:血與蜜」原定明日在港公映,但前日突然全線取消預售,背後原因成謎。隨著多部迪士尼改編的經典原著喪失版權保護,一個反迪士尼的恐怖電影宇宙正在成形。除了小熊維尼,還有哪些童年經典準備崩壞?導演又如何在角色設計著手,以免侵犯仍受版權保護的迪士尼版本故事?
唐明:文學女人 02 —— 純潔終究是人性的祭品
但是,人生所有的委屈求全,都是放棄和違背内心的道德原則,也可說是對内心純潔的褻瀆。純潔之於人性,只能淪為獻祭。因此,黛絲看見在獵槍聲中跌落的一批重傷的雉雞,動了惻隱之心,她輕輕扭斷雉雞脖子,免得牠們繼續受罪,這時候她流下淚來:「我可是一點兒肉體的痛苦也沒有受到啊!」
唐明:文學女人 01 —— 得償所願等於幸福人生?
「申冤在我,我必報應」,渺小卑微如人,一切只能聽從神的安排,人人都是罪人,結局皆是應有,輪不到自己作主。不要妄想滿足自我就等於幸福美滿,婚姻、家庭、社會,一切政治無不如此,貿然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設計甚麼宏偉藍圖,災難就會接踵而來。
唐明:文學男人 10 —— 無邊黑暗裡一顆微亮的白點
到這個時候,人已經遠離了神,神性被摧毀,失去了信仰之錨,「人」像一艘孤舟,是世間最不可靠的存在,失去神性的人性,只是一片渾沌的黑暗。
唐明:文學男人 08 —— 潔淨、空白、虛無的悲哀三重奏
雪國是一個避世的藏身所在,但是與中國士大夫幻想的桃花源不一樣,作者清楚明白,這個有如仙境般潔淨的雪國,其實是一個困局。沒有人來人往,沒有出路和希望,沒有任何新鮮事物。事實是空白的,虛無的,是令人理想幻滅的 —— 正如葉子最後的結局。
唐明:文學男人 07 —— 甘為蟲豸的另類悲劇
狼的眼睛,又兇又怯,只是出於動物本能,而這些人的眼睛,又鈍又鋒利;鈍的是麻木的情感,鋒利的是冷酷的人性,他們不是動物,卻又沒有人應有的一切。如此扭曲的狀態,無法滋養任何好的東西,劣勝優汰,導致大量阿 Q 般的渣滓在醬缸裡浮沉,苟且地活過,草率地死去。
唐明:文學男人 06 —— 溫暖的舊世界是一個昂貴的夢
這個男人當然遠不只是一個情種,而是一個悲劇英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宛如奧德修斯要回到家園伊薩卡的故事。但很不幸,他這個家園,本來也是他幻想出來的,最終必然是一場幻滅。
唐明:文學男人 05 —— 美麗新世界要換人當家作主
書名已經引出了兩個男人: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弔詭的是,在明的是情人,反而丈夫退了一席之地。這兩個人的關係,是小說成為傳世經典最大的關鍵,這個關鍵就是權力的轉移和拉鋸。不僅發生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也發生在兩性之間,以及現代文化與古典文化,新興的愛情觀,與舊有的婚姻制度之間的衝突。
唐明:文學男人 04 —— 他幽暗的激情,頂多只能仿效一段亂倫
作者唯恐這位 H. H 先生的心傷得還不夠,還要雪上加霜:使他哀嘆自己可憐的愛情,在蘿莉塔已經褪色的灰色眼睛裡,念頭一閃而過,便當作一場很悶的派對,隨便打發掉了(dismissed like a dull party)。甚至他自己都明白過來,即使最不幸的家庭,也勝過他至多帶給蘿莉塔的,這種模仿亂倫的關係。愛到這個田地,真可說悲莫大焉,而作者寫到此,恐怕已經變成一個黑色喜劇。
唐明:文學男人 03 —— 向死而生的孤獨豹子
驚天地,泣鬼神的開場白,經典之中實在數不勝數,正如今日的人都沒有太多時間閱讀小說,只是記住一些開場白有助於閒談。但是談論結尾就有點困難,因為體會出結尾的任何妙處或者餘韻,則無法跳過整個閱讀過程。海明威的這部名篇「吉力馬札羅山的雪」,就有一個毫不遜色於開頭的精彩結尾。
唐明:文學男人 02 —— 富家公子不止愛上我
難的不是「富家公子愛上我」,因為愛可以只是一刻的衝動;難的是愛上之後如何樂於相伴,如何度過美貌、青春、激情與力量,甚至是都消散之後的人生。這樣的相伴,如果沒有相互的欣賞與尊重,深入靈魂的理解,則是極其困難的;而懂得欣賞、尊重、理解另一個人,若從來不講究一點人格高尚,也是不可能的。
唐明:文學男人 01 ——「長日將盡」仍無法告白的美德
這種美符合英國文化最核心的價值:「尊嚴」。尊嚴是甚麼?從來沒有教科書提供標準答案,因為「尊嚴並不是紳士獨有的,尊嚴也不是趾高氣昂,而是每一個男男女女都可以努力獲得的」…… 但是,「當奴隸是沒有尊嚴的」,「那些略受挑釁就脫下西裝和襯衫,尖叫奔竄的人,也無法窺得尊嚴的堂奧」。
要看懂 Drive My Car,先讀「凡尼亞舅舅」
去年奪得多個國際大獎的日本電影 Drive My Car,改編自村上春樹作品,原著小說在映後再次暢銷,不少人卻忽略戲中反覆出現的劇中之劇「凡尼亞舅舅」(Uncle Vanya)。這部俄國劇作家契訶夫(Anton Chekhov)四大經典之一,所說的是甚麼故事?憑甚麼成為俄羅斯文學經典?
陶傑:維多利亞兩大小說名著「有問題」
西方極左的政治正確病毒,入侵文化生活,歷史人文科目首當其衝。
過聖誕節,當然看英國版「賀歲片」
上網一搜,發現一齣叫「街角小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的黑白電影播放場次非常多,而且也被多個英國網站列為十大必看的經典聖誕電影之一,那就選這套看吧!本來沒有抱很大的期望,但看完就覺得它是一個意外驚喜。
經典再現:李小龍 X 利工民
近日,尖沙咀海旁的香港星光大道有一新氣象,李小龍銅像穿上了由利工民特製的純白線衫,重現電影中的造型,以慶祝李小龍的 81 歲壽辰。大會表示是次活動參考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地標 le Petit Julien(尿尿小童像)的更衣習俗,希望日後能與不同藝術家及設計師合作,為銅像及星光大道增添色彩;而特製的純白線衫亦別具意義,冀能展現出李小龍「如水無形」的哲學。
【「美麗新世界」書摘】野人保留區的衝擊
「是的,而文明就在於消毒。」伯納德用諷刺的口吻接話,以基礎衛生睡眠學習第二講來幫她作結。「但那些人從來沒聽過吾主福特,而他們尚未開化。所以就不可能……」
【「美麗新世界」書摘】電擊嬰兒
書與巨響,花和電擊 —— 這些配對已經難堪地在嬰兒的心中結合起來;類似的課程重複兩百次以後,連結將牢不可破。人接連起的事物,自然界無力能將其打碎。
疫症大流行,拼圖、芭比、桌遊等同時再流行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普及,令美國玩具業一落千丈。直至武漢肺炎全面爆發,拼圖、芭比、桌遊及樂高積木等經典玩意,卻再次受到早已成年的用家追棒。這些父母選購玩具之時,不只是看價錢、安全和流行程度,還會從個人的兒時回憶找靈感,與孩子在家避疫耍樂,同時重拾自己的昔日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