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文學男人 03 —— 向死而生的孤獨豹子

A+A-
海明威「吉力馬札羅山的雪」被改編為電影,在 1952 年上映,由 Susan Hayward 飾演女主角,Gregory Peck 飾演男主角;圖為劇照。

帳篷外,鬣狗還在發出那種奇怪的叫聲,使她驚醒過來。但是她聽不到他,因為她的心在怦怦跳著。(Outside the tent the hyena made the same strange noise that had awakened her. But she did not hear him for the beating of her heart.)

驚天地,泣鬼神的開場白,經典之中實在數不勝數,正如今日的人都沒有太多時間閱讀小說,只是記住一些開場白有助於閒談。

但是談論結尾就有點困難,因為體會出結尾的任何妙處或者餘韻,則無法跳過整個閱讀過程。海明威的這部名篇「吉力馬札羅山的雪」,就有一個毫不遜色於開頭的精彩結尾。

這篇小說的開頭,很多人都聽說過,作者設下了一個懸疑,甚至恍如詩的一個意象:在這座被稱為「神的廟堂」的雪山上,有一隻風乾的豹子屍體,沒有人知道牠為甚麼會爬到那樣的高度去。

如果如今是「躺平」(據說已經改成了擺爛)的一代,海明威早在 1930 年代中就體會到躺平,但那時候不叫躺平,叫做「迷惘」(The Lost Generation),這篇小說的男主角更是 literally 不得不躺平,因為他不幸染上重病。

這篇小說非常適合所有以文字為工作的人,但凡認為生活枯燥、乏味,庸俗透頂,完全不值得寫作,包括覺得自己的工作也毫無價值,體會過其中的痛苦。即使才華橫溢的大作家,譬如海明威,或也難免在這本小說裡藉機自況:「要寫的東西太多了。他目睹過世界的變化,不僅是那些事件而已;儘管他也曾目睹過許多事件,觀察過許多人,但是他目睹過更微妙的變化,而且記得人們在不同時刻又是怎樣表現的。他自己曾親歷這種變化,寫這種變化,正是他的責任,可是現在他再也不會寫了。」

海明威固然大名鼎鼎,文字風格出名簡潔明了,英文程度一般讀起來也沒有難度。然而,讀得懂文字不等於讀得明,因為年輕時根本想像不到死亡,當然更不要提救贖,但這兩個關鍵字幾乎是他大部分作品的主旨,而中國文學傳統裡是沒有的。他的故事看似很簡單,涉及的卻是最為根本的問題,因此很多時讀完了,也不甚了了,就像這篇小說的男主角 Harry,如果根據故事簡介,他可能只會給人一個吃軟飯的印象。

但事實是,他已經是一個瀕死的人,因為傷患,更是因為對生存的慾望在逐漸消退,生命在沒有新鮮内容注入的時候,就已經死亡了。打獵、旅行,各種興趣愛好,在這個重大難題面前,都顯得不值一提,即使是最直接的生理慾望,無論是縱酒還是淫樂,回憶起來都了無生趣,因為這些事情帶來的感受,都是一樣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他的妻子很有錢,她還愛他,然而安逸和安全,反而使他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但在瀕死前,他坦誠地表達了人生最大的困境,這是一種不值得同情,道德上遭人詬病的困境,那便是人性中很難抵擋的軟弱、消極和無力感。承認自己軟弱無能、一無是處,是非常困難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想方設法,即使是自欺欺人,也希望給自己找一個存在的理由,體會一次存在感。

這種困境,如果要放大來說,也不止是個人,可以是整個時代。那一代的迷惘,放到今日,問題似乎更為嚴重:當這個世界似乎已經沒有奮進的空間,生活富足到某一個水準之後,況味也無非如此,人可以隨時為機械取代,人的價值是甚麼,人的存在又是為了甚麼?而這些問題,亙古不變。在海明威創作這本小說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巨大陰影已在不遠處,他本人也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曾受過重傷,但是戰後的歐洲,估計某程度上,也使當時最精英的這些知識分子、藝術家,感到了末世的憂懼。

甚麼時候才感覺到生命的勃動呢?也許唯一的答案就是死亡,只有死亡,才能喚起人對於生的渴望,向死而生,正如豹子孤獨地爬到了雪山上。

男主角 Harry 還活著時,總覺得自己快死了,唯獨是在臨死前,突然體會到了強烈的生命感。在小說裡,死神一開始是三隻碩大的鳥,然後是騎著單車的警察,是一股使火焰騰起的微風,最後是鬣狗。只有當他停止心跳時,才聽到了死神接近時的聲音。

於是,在死亡的高潮像一場 Spectacular 上演過後,小說結尾用非常平淡的語調,對比他的妻子,她聽不到死神的聲音,因為她還活著,她的心跳聲蓋過了這一切。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