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內蒙古鄂爾多斯,有一座成吉思汗陵。然而,該座陵墓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塚;遺體入葬何處,至今仍是秘密。圍繞這位一代天驕的秘密,還有死因。據「元史」記載,成吉思汗「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於薩里川哈老徒之行宮」,但未有詳細記載其病情。近日,有科學研究認為,成吉思汗有可能死於腺鼠疫。
傳染病
|共82篇|
拯救飲食業,從「默食」與「獨食」開始?
日本疫情持續失控,政府對 11 個地區再發佈緊急狀態宣言,呼籲市民避免非緊急或必要的外出,亦要求食肆提早於晚上 8 時關門。日間人流大減,夜市幾乎全禁,令飲食業再受痛擊。有東主遂請客人「默食」,也有知名漫畫家提倡「獨食」,希望能保住食店的一線生機。
在囚人士,難有疫苗?
牢獄之中,既有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的大魔頭,也有反抗極權、遭受迫害的政治犯。可是,無論囚犯出於甚麼原因被關,很多國家都未優先安排他們接種武漢肺炎疫苗,或因讓他們最先接種而反遭非議。即使全球多例證明,這些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及健康狀況參差的監獄,早已是一個個疫情重災區。
東京武肺患者:等候入院,或等著餓死
距離東京奧運開幕不足 200 日,武漢肺炎卻在主辦城市急速擴散。都政府公佈,截至週日,確診後卻仍「等候安排入院.療養」者多達 6,930 名,較 1 個月前飆升 9.2 倍。必須住院卻要在家輪候的個案相繼出現,獨居者憂慮「不是病死就是餓死」。都內床位緊張兼人手不足,若再有全國性爆發,長等送院的問題恐會波及其他病人。
抗疫長遠之計:日本加快告別踎廁
日本政府再對東京都等地區發佈緊急事態宣言,但僅靠商戶縮短營業時間,並請市民盡量避免外出,對於阻止疫情擴散,始終只是權宜之計。不少地方政府遂把防疫重點,放在學校及食肆等公共場所的洗手間 —— 因為時至 2021 年,踎廁竟還遍及全國,加快換成有蓋的座廁,成為各地當務之急。
【圖解】4 個武肺關鍵詞
2019 年 12 月,武漢傳出多名市民患上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其後迅速蔓延全球。韓國於 1 月 20 日出現首宗確診病例,患者是於 1 月 19 日從武漢飛抵仁川國際機場入境的 35 歲中國籍女士。其後確診病例持續上升,但情況仍可受控。雖然第 12 宗及第 16 宗曾接觸超過 400 人,但被傳染的主要是他們的家人。直到第 31 宗確診患者出現,情況始出現變化。
回顧西班牙流感下的美國聖誕
聖誕節本來是普天同慶的節日,但今年全球各國都要度過一個不一樣的聖誕。截至 12月 23 日,全球有 7,800 萬人感染武漢肺炎,超過 170 萬人死亡,雖然疫苗趕及面世,但是又傳出英國和南非病毒變種後,傳染力大幅增強的消息。人類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這樣的黑暗時刻,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就與大家一起回顧 1918 年西班牙流感期間的美國聖誕。
疫症:硬漢如海明威也怕得要命
今年較早時候,網上曾流傳「大亨小傳」作者費茲傑羅在 1918 年流感大流行寫下的信件,內容提到海明威無視「社交距離」:「此時,要避免到公共場所,確是令人非常沮喪。即使是酒吧也得避免,我也是這樣告訴海明威,但他還是往我肚子打了一拳,我問他有否洗手,他說沒有。他就是那種會拒絕遵守規則的人,就是這樣。為甚麼?他認為這種病毒只是流感而已。」信件最後證實是美國小說家 Nick Farriella 摹寫,有此想法,或因為世人都認定海明威是硬漢,既愛鬧事,也愛說謊,就恰似現今疫下拒絕遵受防護規則的人,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美國 20 世紀最大型醫療事故:卡特疫苗事件
1796 年牛痘接種術出現,標誌著現代疫苗技術的誕生。疫苗技術面世後,消除了天花在內多種致命疾病的威脅,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然而,在 200 多年疫苗史中,亦曾經發生過一宗嚴重的醫療事故「卡特疫苗事件」,影響數以十萬計的人,有人因此永久傷殘甚至死亡。事件讓西方國家明白,不能因政治經濟因素而急於求成,一切要以科學實證為依歸。
在非洲,為甚麼武漢肺炎死亡率很低
2020 年,10 月未過,武漢肺炎已累計奪去全球超過 100 萬人的性命。在美國、印度和巴西,死亡數字都超過十萬,在歐洲,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也有數以萬計的人因病離世。然而,在非洲,即使大城市人口密集,醫療設備不足,人民衛生意識落後,死亡率卻遠低於歐洲和美國,專家們正嘗試找出箇中原因。
達致群體免疫要做甚麼?
要終結疫症,必須要令病毒找不到可感染的宿主。理論上,當人群中有足夠多具備免疫反應的人時,病毒便不易傳播,即使是沒有這種免疫反應的人,也能因此得到保護。當初極具爭議的「群體免疫法」,或成為平衡抗疫和重啟經濟活動的下一關鍵。
不能歡呼的球場,如何打氣?
世界各地的體育聯盟雖然重新開賽,但大多仍未開放予觀眾入場,球迷最多只能網上參與。不過,日本足球迷自 7 月初以來,已能再入場觀賽,條件是嚴禁唱打氣歌及擊鼓,喧鬧的賽場上罕見地安靜。
第二波疫情下,東京都的「檢測難民」
過去一週,東京都爆發第二波疫情,每日新增逾 200 至 300 多宗確診感染個案。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解釋,確診數飆升與 PCR 檢測數目大幅增加有關。但東京都政府數據顯示,近日陽性率變化不大。更諷刺的是,不少都民投訴,明明已有病徵,卻遲遲未獲檢測。這些「檢測難民」要承受身體不適及心理壓力,同時增加社區傳播風險。
武肺暢遊意國,在這小島卻可放心吃喝?
意大利疫情迅速擴散,但一個意國外島除了輸入個案以外,不曾出現本土個案。島上 800 名島民即使關係緊密,更有島民曾與患者接觸,仍能倖免於島內大爆發的災難。據美聯社報道,一名在封鎖期間滯留當地的流行病學專家,正試圖找出箇中原因。
陶傑:覆亡前之疫
伍連德將西方醫藥經此鼠疫在中國推廣,當時北京的保守勢力則堅持認為中醫中藥有效,但伍連德的成功,令清政府認清:根治鼠疫病目,中藥並無效用,只有西醫西藥方是正途。
控制武肺傳播,如同打地鼠?
疫情爆發半年以來,南韓積極進行測試及追蹤接觸者,並嚴格執行社交距離措施。正當疫情有所放緩,當局開始逐步放寬限制之際,卻又爆發群組感染,更有學校復課不久就必須再度停課。「華爾街日報」報道分析,南韓一放寬措施,病毒又馬上重來,情況猶如沒完沒了的「打地鼠」。
武肺正滅絕巴西土著
繼美國後,巴西日前成為第二個武漢肺炎死亡人數超過 5 萬人的國家,國內疫情之嚴竣自不待言。其中,據巴西土著人民協會截至 6 月 21 日的數字,全國人數不到 90 萬、百多個土著部落社區中,已出現 7 千多宗武肺病例,造成 330 人死亡;近日更有著名土著領袖死於武肺。武肺危及土著部落乃至領袖們的生命,將對部落的歷史、文化與醫術傳承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短片】專訪抗疫專家:沙士到武肺,香港抗疫有咩唔同?
親歷沙士,更能體會前線的恐懼。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就跟 *Cup 分享當年沙士的戰況。今次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環境有甚麼改變?如今,疫苗研發又有何進展?
【短片】專訪抗疫專家:病毒最怕的「武器」
經歷長時間停課和遙距工作後,香港人正陸續回歸正常生活。然而,未有特效藥或疫苗前,這仍是一場不能鬆懈的仗。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就接受 *Cup 專訪,為我們剖析此病毒的蠱惑之處,以及到目前為止的治療方式。近日,學生開始復課,又有甚麼要注意的地方?
疫情下示威,專家怎麼說?
美國黑人 George Floyd 被警員制服期間死亡,觸發反種族主義及警察暴力示威。正值疫情下的示威活動,令專家陷入兩難。科學之於政治,本應中立,但公共衛生專家擔心,若警告示威者群集或會加速病毒傳播,領導者就可能會引用專家之言,阻止示威。反之,專家也知道警暴同樣會造成健康損害,所以不應阻礙示威者表達訴求,而且很多地方已解封,此時要求他們留在家中,似乎無補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