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

|共12篇|

【故宮書摘】祝勇:故宮的書法風流

王鞏當年因受蘇東坡「烏臺詩案」牽連而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他的歌妓柔奴不離不棄,隨他遠行,此次,他們自南國北歸,路過黃州,與老友蘇東坡見面。蘇東坡驚訝地發現,柔奴這柔弱的女子,飽經磨難之後,依舊是那麼年輕和漂亮,而且增了幾分魅力。蘇東坡心有不解,弱弱地問一聲:「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柔奴坦然相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漢學家港督:戴維斯爵士

香港大部分人口操粵語,寫繁體中文,要與民溝通、勝任行政首長一職,中文水平十分重要。在港英時期,香港就出過多位漢學家級數的港督,最早一位在 1844 年滿清咸豐皇帝尚未登基的時候,就成為了香港第二任港督,任內大力推動學術和文化發展,但卻得罪全港商人。他就是戴維斯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

在馬來西亞,舞獅成為一項極限運動

在華人社會,每逢春節等大型節日,舞獅都是必要活動,以達酬神及助慶的作用。近年很多機構都視舞獅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此獨特的文化習俗更隨之不斷演化,例如香港就曾籌辦多屆「世界醒獅邀請賽」,將之視為體育盛事。除了兩岸三地,在擁有龐大華人人口的馬來西亞,舞獅發展也愈來愈有系統。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更形容,舞獅於當地已經成為一項極限運動。

【星 CUP 人物】跟陶傑鄭丰 品味俠客文化

繼金庸、古龍之後,台灣女作家鄭丰以「多情浪子癡情俠」(台版書名「天觀雙俠」)異軍突起,在武俠小說界殺出一條血路。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與鄭丰一起追溯「俠」的源頭 —— 怎麼樣的文化和背景,才能孕育出這種別樹一幟的文學題材?兩人眼中的「遊俠」、「刺客」,又是怎麼樣的存在?

已逝去的老上海:浪漫、前衛與戰亂

欣賞過王家衛和李安的電影,或張愛玲的小說,儘管生不逢時,卻足以明白,影像和文學世界裡念茲在茲所追懷著的老上海,跟今日商業味濃厚的摩登大都會,是兩個不同的城市想像。長期旅居中國、精曉中文,曾以「午夜北平」獲得愛倫坡獎的英國作家 Paul French,羅列出 10 本關於老上海的著作,從上世紀到當代,中外作者,小說、傳記或學述論著,都揭示了戰爭期間這個謎樣都市所呈現的獨特面貌。

【星 CUP 人物】放低亂臣奸妃標籤 從人性出發讀歷史

李白書法真跡、帝王御筆硃批、殿試金榜…… 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了中國歷代帝王收藏的大量文物。硃批如何揭示皇帝的性格?愛收集書畫珍品的乾隆又如何回應收到的假貨?今集「星 Cup 人物」中,故宮專家祝勇與陶傑,將繼續談談這些文物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