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

|共73篇|

沉沒的公共記憶 —— 1933 年關閉的香港大會堂博物院

近日,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計劃重整科學館和香港海防博物館,而沙田文化博物館亦可能被「殺館」。1962 年香港博物美術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藝術館前身)成立,過了半個世紀,香港辛苦經營出的世界級博物館體系將何去何從,仍是未知之數。而我們今天所擁有的,其實也經過很多偶然與掙扎。索邦大學 Daphné Sterk 就在 Museum History Journal 講述香港大會堂博物院的故事,那是香港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卻彷彿在公共記憶中完全消失。

【家賊!】博物館大盜何以橫行?

上週媒體廣泛報道,大英博物館一名職員就多件藏品「失蹤、被盜或損毀」一事被解僱。「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多名藝術品修復專家,他們皆指各館縱有防範,館藏失竊仍屬「家常便飯」,但賊人也不一定能轉手大賺。有些被盜文物遭熔掉,也有些價值天文數字的珍藏在黑市賤賣,更有的從此消失。

筆是港媽:Roald Dahl 的神奇魔法筆

初中時期,我的閱讀課總離不開看 Roald Dahl 的作品。Dahl(1916 至 1990 年)是英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The Witches、Matilda 和 The BFG 等書籍曾分別被拍成電影和在舞台上演,深受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及觀眾歡迎。一位已故作家的作品,仍然穩居英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兒童文學暢銷榜,而且經常被列入中小學的閱讀書單中,到底他的神奇魔法筆為何有這麼大的魔力?

【新詞】共享權威: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學入門

過去數十年,隨著後現代理論崛起,學界和文化業界都意識到,在知識生產過程,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權力關係並不平等。於是,有學者致力研究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原則,以求保障雙方,也能更好表達被研究者的聲音。其中一項經典原則是由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歷史學教授 Michael Frisch 提出的「共享權威」(shared authority)。

香港故宮博物館究竟在訴說一個怎樣的故事?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將於 7 月 2 日正式對外開放,這個由四年前開始建設的新地標,到了今天終於落成,在此率先讓大家看看其廬山真面目。多年來的籌備與策劃,究竟香港故宮展出甚麼文物,又會怎樣利用空間及各展廳,道出文物背後的故事?

在烏克蘭拾遺,細訴失去未來和希望的故事

作為烏克蘭獨立博物館(Maidan Museum)的館長,Ihor Poshyvailo 在俄軍初向基輔發砲那天,率先保護紀念那場推翻親俄前總統革命的展品,但這名策展人的任務不止於此。隨著侵略戰升級,他冒險流連戰地廢墟,收集童裝、擺設到汽油彈等各種物品,以保留戰爭的殘酷和抗爭的勇敢,給後世傳頌下去。

博物館秘話:不可或缺的「搶救清單」

3 年前巴西國家博物館失火,2,000 萬件文物付之一炬,令人為之痛心。但天災人禍防不勝防,即使有機會把藏品救走,但每一件都價值連城,要如何在千鈞一髮間作出取捨?「經濟學人」早前揭露,原來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皆有張「搶救清單」(grab list)。它們都精簡而隱秘,並最好永遠備用。

M+ 博物館怎樣呈現當代視覺文化?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 M+ 日前開幕,首日錄得 1.6 萬入場參觀。這個籌備時長 10 年、比預期遲 4 年的文化項目,曾經歷施工延誤、數名高管離任、審查館藏展品等波折,但無論從開始到現在有何爭議,M+ 博物館的落成,對香港和藝術界來說始終是一件大事。究竟「矢志於躋身世界頂尖文化機構之列」的 M+ 是一個怎樣的空間?又怎樣展出多個當代作品?

捷克政府為何不好好保育碉堡?

在 1930 年代後期,捷克斯洛伐克開始在與德意志帝國的邊界上,建立起大型防禦工事網絡,防範德國突襲。這些軍事設施全部設於邊境地區的山脈,既是國防軍的保護圍欄,也是納粹德軍望而生畏的障礙。但曾經的軍事碉堡,自千禧年開始一直被捷克當局放售,或是因為這些防禦工事早在保衛自己國家之前,已白白斷送到納粹德國手上,所以無法享有受保護的地位、成為歷史地標。

歸還以外:進化中的荷蘭國家博物館奴隸制展覽

近年社會爭議博物館應否歸還掠奪所得文物。去年,法國批准歸還過去掠奪的貝寧青銅器藏品;近期則有德國同意歸還 1,200 件青銅器。面對殖民與掠奪等歷史事實,西方國家及博物館除了歸還文物,還有沒有其他選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正舉辦「國家博物館與奴隸制展覽」,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史實。

莫失莫忘:保存 9.11 文物,細說受害者故事

銀包、護照、衣物、戒指、棒球手套…… 這些普通不過的私人物品,屬於一批絕不普通的美國人。他們在 20 年前的 9 月 11 日,經歷震驚全球的恐怖襲擊。不少人因此喪生,少數人得以倖存。但他們的遭遇和人生,同樣值得傳承下去。位於紐約的 911 國家紀念博物館,收藏了 2.2 萬件受害者的文物,以保留這段沉痛歷史,並細說一個個動人故事。

城市美學:費城的霓虹博物館

入夜後,香港的霓虹燈飾璀璨迷人,是城市繁華象徵之一,時常在數碼龐克風格的作品中出現。本來霓虹燈飾只是廣告招牌的一種,但其獨特美態,令其得以走進藝術殿堂。美國一些大城市也愈來愈多人重新發掘霓虹藝術,在東岸大城市費城,當地的霓虹博物館(Neon Museum of Philadelphia)近日就成為媒體焦點。

【東奧結束】體壇傳奇過後,各地人民如何留住美好回憶

有賴於港隊上下的不懈奮鬥,香港人渡過了一個夢幻的東京奧運,也深切體會運動的魅力。體育能夠凝聚人心,亦是重要的文化身份和集體回憶一部分。然而體育不單只講求硬件,亦要打進人民的生活裡。世界各個體育強國,就嘗試以各種方式,把一個又一個的傳奇故事,保育和傳承下去,真正做到普及運動文化。

中環「地下博物館」 四大展區遊走「古」今藝術品

繼上次與紐約塗鴉藝術家 Cope2 合作重現 80 年代紐約的「逆時車站」後,JPS 畫廊今次的「地下博物館」亦頗有驚喜,以不同區域及主題,展示出 16 位來自多個地區及文化背景的藝術家作品。JPS 嘗試糅合街頭文化、流行文化和當代藝術,並於「博物館」展出。各具風格的作品卻能巧妙共存,帶領觀眾穿梭不同空間,感受傳統中不失玩味的體驗。

倫敦退役列車養老之地:懷特島

2 月 6 日起,香港東鐵綫啟用新信號系統和 9 卡列車,雖然初期安排混亂,但港鐵會逐步以 9 卡列車取代陪伴港人多年的 12 卡列車,以配合沙中線運作。港鐵沒有指定舊列車的處理方式,可能會被拆毀、整架轉售,又或者改造成社區設施。英國倫敦的鐵路文化聞名於世,地下列車退役之後,會有一處特別的養老之地,讓它們繼續奔馳,那個地方叫「懷特島」(Isle of W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