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工時

|共7篇|

試行 4 天工作週,公司有何好處?

在 UBS 瑞銀集團 2016 年報告中,香港人工時為全球最長,平均每人每星期工作超過 50 小時,比全球平均工時多 38%,無間做到嘔。而希望遠在彼方,紐西蘭信託公司 Perpetual Guardian 表示他們正在公司試驗一種令人羨慕的工作週期:4 天工作,得到 5 天人工,為員工提供終極「work-life balance」,工時減少之餘,生活仍有保障,有閒暇參與家庭生活,該公司更會成為當地第一個開始創建「適合 21 世紀目標的工作場所」的重要企業。

陶傑:動盪的勞資未來

最低工資會逐步調高,21 世紀,馬克思預言的資本家和勞工階級的衝突,不會減少,反而因為人權、AI 和工會勢力的增長而激化。德國人要求 28 小時每週工時,就像德國帶頭推廣電動汽車、淘汰燃油汽車一樣,預示了 21 世紀的產業和資本結構重整的新面貌和大方向。

現實主義者的烏托邦

烏托邦向來被視為等同幻想,由中世紀至 20 世紀歷經各種主義之後,更是令人避之則吉,結果今日政界不論左右,未來前瞻都是一片黯淡,不是全球暖化、環境污染,就是難民湧入、恐襲不絕。荷蘭歷史學家 Rutger Bregman 卻一反普遍悲觀心態,倡導社會「認真造夢」並提出建言,重塑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目標指向一個「現實主義者烏托邦」。

減工時,反增壓力是甚麼玩法?

瑞典哥德堡市於一間老人院進行實驗,把約 70 名看護每天的工時,從 8 小時減至 6 小時,觀察有何變化。去年市政府表示,看護是快樂了,成本卻太高了。計劃被叫停後,媒體形容為「觸礁」、「失敗」,首席研究員 Bengt Lorentzon 則反駁,與其去想應否縮減工時,應該先問:「我們怎樣做才能改善工作環境?」但為何早點下班,也不一定叫人歡喜?若真是如此,試問還有甚麼方法,令生活更加幸福?

經濟增長是否值得追求?

GDP 無視生活質素,發展惡果不會計算在內,但普遍經濟學界仍然執著於數字增長,愈高愈好。鄰近地區高舉「發展是硬道理」,已經釀成不少惡果,由環境污染到貧富懸殊,似乎人民福祉並不比統計數字重要。究竟經濟增長是不是一種迷信?

為甚麼 21 世紀人類還在工作?

1930 年,凱恩斯在 「後代經濟前景」(“Economic Possibility of Our Grandchildren”)一文中預測,21 世紀一周工時只有 15 小時,如何平衡閒暇與資源,未來將成首要社會問題。到 2016 年回顧,似乎與現實相去甚遠。譬如香港已算富裕地區,一年工時卻長達 2,606 小時,平均每周工作 50 小時,冠絕全球,其他富裕國家如英美日韓亦不見得能夠掌握平衡。人類為何不去珍惜餘暇,難道個個熱愛工作?

荷蘭經驗:低工時更有效率

香港制訂標準工時諮詢,勞方批評政府無意立法,離場杯葛委員會。自 2010 年至 2011 年度施政報告承諾研究標準工時,勞資官民各方爭論已久。商界不贊成立法規管,認為限制工時等於削減員工收入,影響中小企競爭力及靈活度,窒礙工商界發展;勞方則指現時《僱傭條例》並無規定加班費及休息日工資,僱員多勞未必多得。而制訂標準工時是否一定削弱商界特別是中小企的競爭力?荷蘭經驗表明: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