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動盪的勞資未來

A+A-
克虜伯的工人正在控製煉鋼廠中一個鼓風爐。 圖片來源:路透社

德國工會醞釀要求立法,將德國每週工時減少為 28 小時,理由是德國的辦公室和製造業高科技化,打工仔的公司標準應該邁向 21 世紀,少一些工作,多一些享樂。

英國人很羨慕,也要求看齊。英國有一個民間組織「四天工作協會」,要求立法規定全國國民工作每星期 4 天,從此永遠都享受「長週末」。

19 世紀的英國,工業革命造成大量重型器械工廠,工時一度為每星期 69 小時。平日工作 12 小時,星期六 9 小時,導致馬克思預言所謂的無產階級革命,將會首先在英國爆發。

20 世紀之後,工會和人權興起,每週法定工時在英國降為 40 小時。但現在有專家預測,2030 年,英國有 3 成工種將會轉為機械化或人工智能化。

因為電郵和手機短訊流行,寄信和賬單逐步淘汰,英國皇家郵政的工人早已實現每週工作 4 天,每週工時為 32 小時。

既然已經沒甚麼人寄信,也就是說,「郵政」這一行最早電子科技化,理應大量裁減郵差。但由於英國郵政是國有企業,工會勢力龐大,政府不敢裁人,郵局大量冗員,反而可以帶頭實現減工時的夢想。

21 世紀的打工仔,受到人權思想大愛平等影響,愈來愈不想上班。因為各種「唔舒服」大小病痛告假,導致有一系列的「上班族壓力症候群」(Work-related Stress),從頭暈身熱到抑鬱症,2015 年度,全國有 4 成半的工作天,被公營和企業的打工仔請病假而報廢,造成浪費共 65 億英鎊。

加上最低工資會逐步調高,21 世紀,馬克思預言的資本家和勞工階級的衝突,不會減少,反而因為人權、AI 和工會勢力的增長而激化。

一家跨國企業,必須考慮未來 30 年產業結構的大革命,無可避免造成大量的裁員。高科技必將取代 200 年來的傳統工業,醫生、會計師和其他工種,包括銀行經理、銀行出納,商場百貨公司售貨員,會不會有一日步上郵政局的後塵?

血汗工廠永遠在第三世界,由於政治制度之權力和自由之別,一切有創意、有型、有未來的產業只會出現在西方。德國人要求 28 小時每週工時,就像德國帶頭推廣電動汽車、淘汰燃油汽車一樣,預示了 21 世紀的產業和資本結構重整的新面貌和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