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 21 世紀人類還在工作?

A+A-
你今天工作了嗎?
你今天工作了嗎?

1930 年,凱恩斯在 「後代經濟前景」(“Economic Possibility of Our Grandchildren”)一文中預測,21 世紀一周工時只有 15 小時,如何平衡閒暇與資源,未來將成首要社會問題。到 2016 年回顧,似乎與現實相去甚遠。譬如香港已算富裕地區,一年工時卻長達 2,606 小時,平均每周工作 50 小時,冠絕全球,其他富裕國家如英美日韓亦不見得能夠掌握平衡。人類為何不去珍惜餘暇,難道個個熱愛工作?

「人類將首次面對這個真實而永恆的問題:經濟需求滿足之後,如何善用隨科學成就而來的閒暇,為自己謀求人生福祉?」在上世紀,不只凱恩斯有此一問,羅素亦曾揚言每日只需工作 4 小時,便已足夠生產全球所需資源,未來人類應有更多時間休憩。歷史進程卻恰恰相反:香港 OT 普遍而無補水、日本上班族不時「過勞死」、美國有工作狂文化、法國銳意調高標準工時(一周 35 小時),連歐豬希臘原來也為歐洲貢獻最多工時

e6a899e6ba96e5b7a5e69982以美國為例,有錢人不乏選擇工作而非休憩;另一方面又有研究指出,年輕基層人士就業率低,但不見得對生活不滿意。愈有錢愈忙碌,窮人反而逍遙,令經濟學家大惑不解。就此現象,有三種理論解釋:

1. 筍工減少,娛樂增多

經濟學家 Robert Gordon 指出,上世紀的技術革命在 1970 年代後擴散至娛樂通訊領域,於是音樂、電視、電影、遊戲以及閱讀開始以平民化價格普及;另一方面,工種隨經濟轉型,大批低學歷青年被市場淘汰,既然缺乏合意的工作,索性長期待業,享受貧窮物品(inferior good)--娛樂。

2. 社會塑造工作狂文化

工作除了事業本身,亦帶來金錢、人生地位和力爭上游的成功感,對不少美國人來說,工作可能就是滿足感的來源。不少專業人士寧願犧牲睡眠時間,凌晨 4 點起身只為增加工作效率。

3. 工作藉科技侵蝕餘暇

通訊科技發達,只要一機在手,無處不能工作,於是打工仔要隨時隨地待命,凌晨一點回覆電郵,星期日聽公事電話。公私時間愈難區分,不想工作也要工作。

時間對金錢:孰輕孰重?
時間對金錢:孰輕孰重?

人生兩難:時間 vs 金錢

既然對返工有意見分歧,那麼喜歡工作的人就工作,討厭工作的人就待業,不就解決?然而,有美國研究就時間和金錢的取捨發起調查,4 千多名受訪者之中,雖然較多人傾向選擇金錢,但著重時間的人往往比較快樂,普遍對生活亦較滿意。研究人員表示,重視時間的人或傾向將資源投放於所欲而非所需,以及花在其他人而非自己身上,而這種態度往往更能帶來快樂。

今人處於 21 世紀初期,或者不應太快批評凱恩斯誤算。人工智能興起,機械化日趨成熟,意味電腦將能取代各種複雜工作(例如醫療手術)。現時有不少聲音預告「無工作時代」將至,不過究竟是好是壞,則未有定論。人類(部分)一早有足夠資源快樂,但始終快不快樂,仍然取決於個人選擇。就當為迎接失業年代做好準備,人類先練習一下懶惰吧,懶惰對身心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