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是否值得追求?

A+A-
發展壓倒一切,包括他家。 圖片來源:路透社
發展壓倒一切,包括他家。 圖片來源:路透社

GDP 無視生活質素,發展惡果不會計算在內,但普遍經濟學界仍然執著於數字增長,愈高愈好。鄰近地區高舉「發展是硬道理」,已經釀成不少惡果,由環境污染到貧富懸殊,似乎人民福祉並不比統計數字重要。究竟經濟增長是不是一種迷信?

上世紀大蕭條期間,美國商務部徵召一班專家研究經濟崩盤成因,結果連基本經濟狀況也無人答得出來,於是聘請經濟學家 Simon Kuznets 制訂準則,用以量度經濟環境,成品就是今日世界通行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不過 Simon Kuznets 對此準則始終帶有疑問,一直以來亦不乏詬病,理由正如他自己所言:「國民收入難以代表國民福祉。」

GDP 增長背後,遺漏的可能比透露的更多。健康影響、得益分佈、社會安全、生活質素、國民自由等等,GDP 通通不計;而發展帶來的污染,則被視為有助經濟增長--有益社會的另一種說法。諷刺的情況是,停車不熄匙,任由車輛全日排出廢氣,其實也能裨益經濟增長,因為車要入油,涉及消費;就連英國石油公司(BP)2010 年墨西哥灣漏油事故也被認為推高了 GDP--石油公司斥巨資聘請 4,000 人清理海上污染,創造 30 億至 60 億美元價值之故。

2010 年,英國石油公司於墨西可灣發生漏油事故,釀成生態災難,事後補救卻被指有益 GDP 增長。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10 年,英國石油公司於墨西哥灣發生漏油事故,釀成生態災難,事後補救卻被指有益 GDP 增長。 圖片來源:路透社

面對 GDP 與社會福祉的矛盾,有經濟學家反省經濟增長的迷思,也就不足為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Michael Spence 認為,社會大可接納較低經濟增長,將重點轉移到其他優先事項,例如改善貧富懸殊、社會環境和生活質素。「多面向的政策能照顧國民的各種需要,惠及大眾。」Michael Spence 表示,重點是優先排序(prioritizing)。

譬如,假如社會不太執著增長,國民就可享受較短工時。生產效率提高,即使工時減少,產出亦能維持。凱恩斯在 1930 年代就預測 21 世紀一周工時只有 15 小時,哲學家羅素則表示,全人類每日工作 4 小時,便足以生產世界所需資源。餘暇較多,身心亦較健康

改善環境是另一好處。經濟發展壓倒一切之下,中國最基本的空氣和食物被荼毒,開發農業及礦業導致沙漠化,更甚是愈多霧霾愈多錢賺。以 GDP 之名污染環境以及過度開發資源,其實並不明智,有經濟學家建議,開發與再生的頻率最好一致,當然,結果是經濟增長會放緩,但換來的是可持續發展。

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往往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路透社
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往往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路透社

注重經濟增長不無理據:增長充足,經濟活動愈多,等於人民愈多機會向上流動,盡展經濟潛能,從而改善財富分配不均。不過,經濟成長蓬勃,也不代表貧富懸殊能夠改善,例如中國作為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也是貧富差距最大的地區之一,2010 年堅尼系數高達 0.61,相當於 1780 年代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夕。

增長論另一辯護說法是,假如經濟遲滯,將會拉垮公共服務,政府再談不上實行上述政策。然而,只要經濟增長率不低於出生率,理應足以提供現有資源,例如瑞典在 1990 年代末適逢經濟放緩,政府就將退休金計劃重組,與成長率掛勾,量入為出,計劃也不至於崩潰,表示公共福利在低增長時代依然可行。

gini_global-1事實上,今日的經濟學界與 80 年前大蕭條時代一樣,難以指出經濟增長究竟從何而來。環球經濟現已進入放緩週期,GDP 低增長是既定事實,如何接受而後應對,或者才是現今政府的正職。那麼,不談 GDP 增長,社會發展還有甚麼指標?企業家 Stewart Wallis 提出 5 項指標

  • 工作(Good jobs):是否足以維生
  • 幸福(Wellbeing):對生活是否滿意
  • 環境(Environment):碳排放是否達標
  • 公平(Fairness):貧富懸殊表現如何
  • 健康(Health):以「可預防死亡」數目為標準

發展中國家或者未有條件放緩經濟,但富裕國家絕對有餘裕在以上範疇做得更好。人活一世,不應該是一堆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