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誰勝誰負,美國的民調專家都是這場選戰的輸家。在選前,很多專家都估計拜登會輕易勝選,而且民主黨還能取得參眾兩院控制權。可是,事實是選情比預期緊湊得多,共和黨也保住了參議院,而且民主黨在眾議院的優勢可能減少。美國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Joseph Campbell 就撰文展望民調產業的未來。
民調
|共6篇|
陶傑:所謂「民意」
然而至今可以斷定,大敗的一方,是美國的所謂「民意調查機構」。
美國大選提早投票預測 —— 早鳥一定有優勢?
截至 20 日,美國總統大選提早投票人數已超過 3,500 萬,打破 2016 年 10 月 23 日 590 萬人提前投票的紀錄。誰人得勝自然最令人關心,提早投票選民的意向,就成為部分人預測的根據。有分析人士相信,提早投票有利拜登選情、打撃杜林普部署。然而,美國政治分析員兼記者 Steve Chaggaris 提醒,不要被提早投票率高企所騙。
德國:美國人也想移民的地方
英國脫歐詳情遲遲未定,恐襲事件又接連發生,德國身為歐盟「大佬」,既要穩定大局,還得接收難民,幾乎焦頭爛額。不過最新調查發現,德人普遍對國家現況甚為滿意。在過去大半年內,美國人遞表入籍做德國公民的申請更是有所增加。
希拉莉和杜林普以外的選擇
關於美國大選的消息,大多是希拉莉和杜林普的拳來腳往,但在鎂光燈的側面,其實還存在兩大黨以外的參選人,包括自由黨 Gary Johnson 和綠黨 Jill Stein。在美國,共和民主以外第三黨的參選路注定難行,例如可能連參與辯論的機會也沒有,甚至不在選票名單之內,選民想揀也不能揀。
杜林普最後希望:隱形支持者
我敢投票,我卻不說?杜林普選情嚴峻,大部分民調顯示他正落後於希拉莉,差距更可高達 10%。選情告急,但他的選舉經理人 Kellyanne Conway 在接受訪問時仍充滿信心。本身是民調專家(Pollster)的 Conway 聲稱,社會上其實存在著一群「隱形杜林普選民」(”undercover Trump voter”),不是外間選舉民調結果可以反映得到。連民調都無法反映到的「隱形選民」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