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誰勝誰負,美國的民調專家都是這場選戰的輸家。在選前,很多專家都估計拜登會輕易勝選,而且民主黨還能取得參眾兩院控制權。可是,事實是選情比預期緊湊得多,共和黨也保住了參議院,而且民主黨在眾議院的優勢可能減少。美國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Joseph Campbell 就撰文展望民調產業的未來。
民意
|共10篇|
方俊傑:首相失憶了 —— 相信政府才是最大的笑話
「首相失憶了」的正面、樂觀、天真,相信一個身在高位的人會不為名利所動,會虛心向老師學習何謂三權分立,會落實自己向前線公務員作過的承諾,會真心想推動國家進步。還不夠好笑?
Moyashi:日本會不會出兵香港
與其期待日本會幫香港做些甚麼,不如期待美國政策如何影響日本執政黨的口風來得現實。
Moyashi:民意逆轉再逆轉
所謂「民意」是一樣十分奇妙的東西,最近每個人都掛在口邊,天天都爭論民意如何,民意如何逆轉,又該如何做才能「重奪」民意。但「民意」到底是甚麼?在今天的香港,這個反倒是最難回答的問題。
公眾支持民主,足以抵禦獨裁?
自 2011 年「阿拉伯之春」失敗告終,民主陣營對「民主退潮」的憂慮一直延續。多年後的今天,有學者認為,人們對民主制度有更高期望,是構成各地人民在 2019 年爆發示威浪潮的原因之一。包括近期發生在捷克、香港的大型群眾集會、遊行,均含爭取民主的元素。民意支持民主,是否爭取或捍衛民主的利器?
鄭立:從三國志遊戲學習怎樣操弄百姓民意
那些人不知道誰才是好人,誰比較有道德而較支持誰嗎?這遊戲教你,百姓是不談這個的。他們也不知道誰打贏了會對世界比較好,其實你也不知道,至少他們升一升民忠誠度就有免費東西吃,減低了家庭負擔。這很實在,總好過聽一堆口惠不實的人講「漢室會戰勝歸來」甚麼的。
委內瑞拉的「蛇齋餅糭」
委內瑞拉周日將會舉行大選,在傳統反對派候選人皆被「禁賽」之下,現任總統馬杜羅可謂穩操勝券,但為表自己乃眾望所歸,連日積極落區拉票。周三,競選團隊來到東部的圭亞那城(Ciudad Guayana)舉行大型集會,馬杜羅聞歌起舞,大批支持者歡呼助威,現場還大派三文治和果汁,一片和樂融融。但很多參加者並未忘記,這是一個缺糧缺藥的國家。他們前來幫忙造勢,嘴上說是擁護,心裡卻另有所求。
包大人:製作吸引傳媒眼球的民調
問過不少公關行家朋友,絕大部分都認為,今時今日最難做的,不是約傳媒做專訪,而是將客人進行的問卷調查,包裝成新聞,順利見報。要民調吸引傳媒眼球,事前功夫比「後期加工」重要,大家不妨留意 3 點。
愚昧
“Earth has its boundaries, but human stupidity is limitless.”
– Gustave Flaubert, French Novelist
地球有其界限,但人類的愚昧並無極限。
– 古斯塔夫·福樓拜(法國小說家)
杜林普最後希望:隱形支持者
我敢投票,我卻不說?杜林普選情嚴峻,大部分民調顯示他正落後於希拉莉,差距更可高達 10%。選情告急,但他的選舉經理人 Kellyanne Conway 在接受訪問時仍充滿信心。本身是民調專家(Pollster)的 Conway 聲稱,社會上其實存在著一群「隱形杜林普選民」(”undercover Trump voter”),不是外間選舉民調結果可以反映得到。連民調都無法反映到的「隱形選民」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