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

|共7篇|

日本回收很講究,其實也是焚化大國

日本講究建築美學,又以公共建設聞名,大阪舞洲垃圾焚化廠正是藝術與實用兼備的成功例子。該工廠耗資約 600 億日元,建於大阪郊區填海區域,是已故奧地利藝術家 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雖則日本的焚化廠將大部份廢棄物轉化為電力,但原來在美麗背後,焚化廠仍會產生溫室氣體,也似乎不符合該國一直講究回收的形象。

由潔淨方案到污染源頭,美國多年的焚化爐爭議

曾經,各地政府和學者都推廣興建焚化爐,認為相比起堆填區,是更加環保的選擇,而且部分設施更有發電功能,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可是,近日美國多場反焚化爐的居民運動,批評設施損害居民健康,引起大眾對有關議題更多反思。彭博社的專題報道,就剖析焚化爐背後的利弊。

要更多焚化爐?轉廢為能是大趨勢?

目前,香港所有的都市固體垃圾均以堆填處理。把垃圾埋起來,看似「眼不見為淨」,但堆填區佔用龐大土地,飽和後需要擴建,亦會為附近社區帶來影響。目前石鼓洲外海正在興起第一期「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將設有焚化設施,預計每天可處理 3,000 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惟仍不足以應付香港每日所產生的逾 1.5 萬公噸都市垃圾。香港環保署早前便公佈研究興建新焚化設施選址,以逐步取代堆填區。

與其回收塑膠,不如焚化?

英國國家審計署(NAO)早前發表報告警告,部分出口到國外的廢塑膠有可能最終沒有得到回收,而是落在堆填區。英國一些地方政府,如史雲頓自治市鎮議會正考慮中止回收塑膠,計劃以焚化處理,將於 12 月投票表決。如何處理塑膠,對於許多市政府而言,確是一道難題。

焚化是處理垃圾好出路?

日前港府終於公布垃圾徵費詳情,距通過立法會再真正落實起碼還需兩年,普遍市民對於新措施卻不甚看好,不是擔心有人會胡亂棄置垃圾,就是認為措施旨在斂財且擾民。北歐先進經濟體看似事事領先,2016 年英國獨立報一篇報道,以「瑞典革命性回收,國家全無垃圾」為題,驟眼讓人以為瑞典回收率達 100%,到底北歐國家處理垃圾的成功之道真實如何?又有甚麼值得借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