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

|共105篇|

芬蘭加入北約,反映世界撕裂程度

一些國際關係專家認為,地緣政治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大國能夠制訂、掌控甚至破壞規則,較小的國家只能適應他人主宰的世界。芬蘭曾經是小國教科書,所謂「芬蘭化」(Finlandization)就是順從強鄰來換取領土完整。不過,隨著芬蘭在 4 月 4 日加入北約,這套法則正式被打破。密芝根大學歷史系教授 Ronald G. Suny 就撰文,分析事件對小國的啟示。

傳統左翼大國變天:瑞典右翼政黨抬頭

提到北歐,很多人會想起當地多國運行已久的社會民主主義制度,對內透過高稅收和高福利政策,消除貧富不均,對外則相對包容接納難民。瑞典就是北歐福利國家的佼佼者,當地的社會民主黨在 1930 年起,大部分時間都在執政聯盟當中。不過剛過去的大選,瑞典的右翼政黨聯盟強勢崛起,奪取執政權,可能為當地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芬蘭式教育,在印度可行嗎?

測驗考試是大多數地區教育系統的主軸,成績也自然成為莘莘學子學習歷程上最重要的事,但一味追求成績,學童容易陷於壓力之中,亦易忽略應有生活技能。所以上課時間少、作業少、考試少,學生學習能力卻相對高的芬蘭,近年頓成各地倣效對象。不過據「德國之聲」報道,「以考試定生死」的印度雖嘗試採用芬蘭教育系統,但目前仍面對不少困難。

北歐國家,在行社會主義制度嗎?

北歐國家生活水平較高,有人會將之視作社會主義典範。在部分國家,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政黨或者取得一定成功,但北歐卻不是社會主義烏托邦。瑞典庫爾德裔作家、著有「斯堪的那維亞非例外主義」(Scandinavian Unexceptionalism) 的 Nima Sanandaji 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認為,儘管北歐國家部分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有再起之勢,但他們的政策實際上也不是社會主義,而是中間派。

Samfundssind:丹麥抗疫的關鍵字

Samfundssind 的概念與社會資本有關。社會資本豐富的成員,往往更加互信,願意顧及他人的利益,成員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雖然丹麥是一個個人主義的社會,但丹麥人在人際信任,尤其是對警察和政府機構的信任等方面,得分都很高。同時,丹麥政府的廉潔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

【歐洲矽谷】瑞典如何成為初創搖籃?

這邊廂政府推電子消費券,那邊廂特首就表示「慣用現金」,本港的創科發展有多進步,一目瞭然。放眼世界,有些地方則高瞻遠矚,瑞典更是當中的佼佼者,甚至被喻為「歐洲矽谷」,Spotify、Skype 和 Klarna 等科技龍頭均為當地產物。業內多名行政總裁及創業投資者認為,家用電腦普及和早期投資網絡發展,令首都斯德哥爾摩得以成為初創公司的搖籃。

【方言有地企】挪威語沒有標準口語?

許多國家往往以首都使用的書寫語言和口音作為標準語和標準音。理論上,有統一的語言和語音,有助國內不同地區的國民互相溝通和理解,這也是中國政府推廣普通話堂而皇之的理由。中國之大,不同地方有自己的語言(又稱方言),但在中央政府推廣普通話政策之下,方言「無地企」,新一代甚至有不懂該地區方言的危機。一國有一種標準化口語,其實並非必然,有些民族國家就沒有訂立標準化的口語,挪威就是一例。

Ryan Fung:社會主義國家更環保?看看北歐與獨裁國之別

只把責任推給資本主義是不對的,大家反而仍需警剔獨裁的工業社會主義為環境所帶來的災難,最明顯的例子是前蘇聯經濟於 1990 年初期解體後,碳排放就暴跌,反映出左禍對環境之深;另一方面現今委內瑞拉的石油民粹也警示著,具有特色的社會主義並不環保。

恐共浪潮之下,赫爾辛基在冷戰時期構建的地下天堂

在冷戰時期,歐洲被一分為二,分別是英美法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以及蘇聯控制的共產主義陣營。北歐五國之一的芬蘭與蘇聯接壤,但仍維持獨立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並致力行中立國路線。可是,與強鄰相連,令芬蘭民眾長期處於恐懼之中,冷戰時,首都赫爾辛基就建造一個巨型的地下天堂,以作求生準備。

我們最「快樂」?芬蘭人的獨特幸福論

最新一份「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上月出爐,芬蘭連續 4 年名列首位,即使疫症大流行之下,仍是幸福之最。全球人類羨慕妒忌恨,唯獨在這北歐國家的男女,卻對調查結果表現詫異,甚至反問「是真的嗎?」。皆因對於「美滿生活」,芬蘭人自有一套,這樣與人一較高下,更非他們所好。

用 90 天,試試能否成為芬蘭專才

過去,芬蘭為世界貢獻出開放源碼操作系統 Linux、電信巨頭 Nokia 及短訊 SMS 技術,但近 10 年似乎已難以為繼。為延續科技神話,該國正努力增加科技行業勞動力,更坦承當地人才已不足應付世界龐大需求,希望透過赫爾辛基 90 天體驗計劃,吸引世界各地專業人才到當地工作。

丹麥兒童節目:以世上最長陰莖來學習

日本兒童繪本及改編動畫「屁屁偵探」,講述一位臉容酷似屁股的偵探,用「IQ 1,104」 (日語「優秀的屁股」諧音,いいおしり)破案、放臭屁制服敵人。「屁屁偵探」的有趣設定十分受歡迎;同為兒童節目,假如「用屁屁辦事」改成「用最長陰莖辦事」又會否同樣充滿趣味,抑或淪為「變態」、「教壞細路」的意識不良節目?丹麥廣播公司(DR)最近推出的卡通 John Dillermand,便引起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