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

|共376篇|

巴黎奧運:沒有冷氣的選手村,真可行嗎?

2024 年奧運將於法國巴黎舉行,為貫徹低碳理念,當地正於興建設施的過程中採用低碳建築技術。巴黎奧委會計劃在選手村採用一種冷卻系統,就像羅浮宮去年應對酷熱天氣所使用的系統一樣。有金牌得主支持這類可持續發展計劃,但亦有人始終擔心,沒冷氣的選手村會否太熱。

追求環保、低成本,印度「綠色婚禮」潮流

印度婚禮繁文縟節很多,南北習俗大不同,北部通常持續 3 天,花費甚大,且會製造大量垃圾。想要完全「零廢」結婚,怕是不可能任務,但愈來愈多印度人意識到儀式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開始思考如何在過程中減少浪費,塑造新興的「綠色婚禮」。

歐洲推行多年的塑膠瓶押金制,在蘇格蘭卻極大爭議

為遏止塑膠垃圾產生,蘇格蘭即將實施塑膠瓶押金制度,目標成為英國首個引入一次性飲品容器押金退還計劃的地區。不過該計劃存在爭議,批評人士要求當局推遲執行。類似政策早在歐洲國家推行,而且取得塑膠回收量大增的效果,為何在蘇格蘭會引起這麼大爭議?

禁止即棄食品包裝,真的更環保?

法國今年起實施新法,禁止快餐及休閒用餐場所為堂食客人提供即棄包裝及餐具。結果,麥當勞為薯條新推出的鮮紅色橡膠容器極受歡迎,有顧客甚至視之為「紀念品」帶回家,使食店頭痛不已。而且重用容器必須再洗及烘乾,令人懷疑是否真的比即棄包裝更環保。

不用「走塑」,法國只要重用餐具

香港政府近年推動「走塑」,提早在 2023 年第 4 季起禁止食肆提供即棄塑膠餐具,不少連鎖餐飲集團開始作部署。在歐洲,法國餐飲業界更快一步,即將禁止堂食用即棄餐具,連鎖快餐店必須提供可重用塑膠杯碟。不過要額外添置新餐具和食物容器,將大大增加食肆營運成本。

【*CUPodcast】傾呢啲:2022 回顧,國際氣候危機浮現

2022 年氣候災難頻生,俄烏戰爭亦帶來變數。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低碳想創坊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莊陳有、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國際現象。貧窮國家面對多重挑戰,當戰爭引發能源危機,部分金融機構不再堅持環保,要應對氣候變化,路在何方?

【*CUPodcast】ESG 傾呢啲:回顧 2022,香港發生過哪些氣候大事?

2022 年即將完結,這一年間香港的氣候政策有不少變化。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低碳想創坊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莊陳有、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分享最深刻的大事。酷熱天氣創歷史記錄、唯一的紙盒回收廠被逼遷、上網電價突然大減,政府應如何改善相關措施?

【*CUPodcast】傾呢啲:COP 27 總結,氣候談判有何進展?

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7)順利結束,但氣候談判成果未如預期。今集「ESG 傾呢啲」繼續有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討論峰會成果 —— 富裕國家首度同意設立「損失和損害」基金,惟減排承諾尚待兌現,控制升溫幅度也未見突破。

【*CUPodcast】ESG 傾呢啲:COP 27 回顧,氣候峰會現場二三事

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7)順利結束,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早前遠赴埃及出席 COP 27,今集「ESG 傾呢啲」,林蘭熹和何偉歡就分享氣候大會現場的見聞。埃及的人權紀錄不佳,環保團體如何在當地進行有限度的示威?

Ryan Fung:石油公司漂綠同謀只有 Google 關鍵字?

世界能源轉型正在加速,但沒有人能猜到,化石燃料時代到底何時才能終結,背後原因是石油公司除了「做實事」轉型,似乎也在積極地「漂綠」,嘗試走出一條看似平衡經濟收益,又能保護環境的「去碳化」之路,實質上卻更似是自欺欺人。非政府組織「對抗數碼仇恨」(CCDH)早前發佈研究,指出幾大國際石油公司在 Google 投放大量廣告為自己「漂綠」。

亞馬遜雨林超過 20 億棵樹被砍,新政府可撥亂反正嗎?

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連任失敗,反對派領袖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勝出選舉。雙方權力交接能否順利,看似跟我們不相干,但巴西如何對待「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卻尤關全人類未來 —— 博爾索納羅任內全面開發亞馬遜,盧拉誓言要叫停伐林。但即使權力交接順利,要挽救亞馬遜雨林仍然障礙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