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有關焚化爐的都市傳說

A+A-
第一期「綜合廢物管理設施」預計於 2025 年建成。 圖片來源:環境保護署

小時候聽過「啡膠樽」,長大後卻聽到「回收膠樽直送堆填區」,到底是童話騙人,還是有些盲點沒有看清,絕對值得探究。

要明白這個都市傳說,首先要知道一些客觀事實:香港沒有處理固體廢物的焚化爐。

香港以發達城市自居,都市固體廢物體量也非常「發達」,根據環保署去年底公佈的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0 年棄置於堆填區的固體廢物量平均每日 14,739 公噸,其中都市固體廢物量佔 10,809 公噸,人均棄置量為每日 1.44 公斤。而廢物棄置於堆填區所產生的甲烷,是一種強力的溫室氣體,約佔香港溫室氣體排放的 7%。

都市人浪費成性,原來香港卻只能以堆填區應付,背後是香港多年來也沒有處理固體廢物的焚化爐(只有一個處理污泥、位於屯門曾咀東部煤灰湖的「源.區」)。要真正轉廢為能,就要等到 2025 年,待耗資 180 億元、正於石鼓洲外海興建的第一期「綜合廢物管理設施」(I.PARK1)建成,才能處理到每日 3,000 公噸生活垃圾,但仍有 8,000 公噸缺口待處理。

但要處理好這個缺口,似乎要再等等,香港政府在 1 月底宣佈擬於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興建第二座焚化爐,預計最快 2025 年招標,2030 年中期啟用,才有望於 2035 年擺脫依賴堆填區處理生活垃圾。

有人批評焚化爐不夠綠,但放諸四海,這項基建卻是不少國際城市做好碳中和的常用「架生」,因為利用先進焚化技術處理生活垃圾,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廢物棄置於堆填區而產生溫室氣體,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轉廢為能所產生的電力能源,藉此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發電。

而北歐環保大國丹麥也依賴焚化爐。根據丹麥統計局的數據,於 2011 年至 2019 年期間,回收處理家居廢物的平均比率為 44%,而 2019 年的回收比率則達 50%。

但由於丹麥多年來興建大量焚化爐,也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只好把這項技術輸出其他國家,以自身焚化設施處理鄰近國家的廢物,惟後來由於英國(其中一個主要出口廢物到丹麥的國家)及其他鄰近國家各自提升自身的焚燒廢物處理能力,導致丹麥的焚化能力過剩,焚燒設施有關閉壓力,擬在 10 年內把焚化爐的容量縮減 30%

故此,透過一些數據去細看,會發現香港在焚化爐基建上十分落後。香港在 I.PARK1 啟用後的人均焚化處理能力只有 0.4 公斤,而丹麥則高達 2 公斤,比香港高出 5 倍。即使香港計算 I.PARK1 及 I.PARK2 兩座設施啟用後的焚化能力,丹麥人均焚化處理能力仍高出香港 2 倍。

焚化垃圾能夠大幅減少垃圾數量,有利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處理垃圾,亦可以利用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能來發電和供暖。

事實上,除了使用焚化爐,全球要達至碳中和,減廢也非常重要,這一點香港一直做得算是不錯。根據 2020 年的統計數字,回收作本地循環再造的都市固體廢物量為約 23 萬公噸,較 2019 年的約 20 萬公噸增加約 11%,各類回收物包括塑膠回收物料、廚餘和廢電器及電子設備的回收率均有上升。

跟香港政府一樣,丹麥亦一直推行減廢回收,並於 2013 年提出「丹麥無廢物:多回收,少焚化」,為配合相應的廢物數量減少,丹麥政府需要減少焚燒廢物處理能力約 30%。對於回收率,香港則訂下 55% 的中期目標

香港很快會有全新的領導班子,冀望下屆政府可以更重視環保、潔淨能源、綠色金融方面的政策,做好內外雙循環,好好利用這個中方和西方觀點一致的領域,重新連結世界。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