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BIPOC 不能守住自己的文化,讓其他人來創新,做出三不像的食物(如墨西哥菜在美國就變成快餐式、缺乏 Authenticity 的 Taco Bell),那 Authenticity 有誰來保護呢?
白人
|共5篇|
南非種族隔離時代:抵制行動打破「白色經濟圈」
自 1948 年「種族隔離法」生效,南非黑人遭受的制度歧視壓迫不斷。1983 年白人政府「讓步」,籌組三院制議會,被同年成立的南非民主統一戰線(UDF)批評是白人政府分而治之的扭曲讓步。1985 年,UDF 協調以杯葛方式,抵制白人以及跟種族隔離政權合作的黑人所擁有的商店,要求讓南非黑人享有完全公民權。
「我們定義自己」:土耳其是白人後代?
在 20 世紀的土耳其,在趕上現代化大勢同時,國內亦曾捲起一股優生學風潮。不過,土耳其興起的優生學,與納粹的汰弱留強式優生學有所分別。社會學家 Murat Ergin 於網媒 Aeon 撰文,指當年土耳其優生學者,旨在強調土耳其人實乃白人。
華盛頓夫人擁有的奴隸,比丈夫還多
華盛頓帶領北美十三州走向獨立,建立民主自由的美國。但立國之初,自由平等不屬於所有人;華盛頓本人即為一名奴隸主。更鮮為人知的是,華盛頓夫人瑪莎·華盛頓(Martha Washington),擁有比丈夫人數更多的奴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教授 Stephanie E. Jones-Rogers 亦發現,往後的 1850-60 年代,白人女性佔整體奴隸主比例約 4 成。蓄奴,原來無分男女。
在亞洲國家教英文,有張「白臉」就可以?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不少國家將之列入課程,亦會聘請英語為母語的外籍教師授課,成為英語國家國民一條就業出路。然而,澳洲廣播公司(ABC)報道,有教育專家就部分不合資格人士成為外籍英語教師感到憂慮。有曾在中國任教英語的外國人直言:「即使你的英語發音不地道也沒關係,『白臉(white face)』才是首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