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及南韓相繼爆發床蝨危機後,近日香港有市民相繼在機場快綫及巴士上發現床蝨,引發了社會熱議及恐慌。據「紐約時報」報道,亞洲各地居民同樣對這種吸血昆蟲感到恐懼,帶動滅蟲相關生意營業額大增。
亞洲
|共45篇|
派錢鼓勵生育,為何日本難成功?
港府今天(25 日)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其中一環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有傳政府擬派兩萬來鼓勵夫婦生仔。不過觀乎日本的生育津貼,學者認為成效有限;另有研究顯示,現金轉移補助未能有效影響亞太地區生育率,原因何在?
亞運誕生:印度的亞洲解殖夢
亞運發展至今,已經發展為大型區域盛事、規模僅次奧運會的綜合體育賽事,中國政府便為杭州亞運花費約 2,000 億人民幣。回顧 1951 年首屆,雖然規模遠不如現在,但就寄託了亞洲戰後多國的解殖夢,而印度正是亞運概念的重要推手。
【*CUPodcast】ESG 傾呢啲:旅遊觀察,亞洲應對環境挑戰的變化
亞洲各國正努力應對環境挑戰,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分享旅遊觀察,從日本住宅太陽能板普及化到印尼的環保酒店,探討兩國如何在日常生活推動環保,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
Hong Kong Infosphere:從建築察看香港的世界脈絡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計劃
我們成長的環境之中,不少建設也是在戰後才出現。從街市、學校、大會堂等日常生活的場所中,我們往往可從它們簡潔的結構及外表,辨認出這種被界定為「現代主義」(modernism)的風格。風格可以是很好的切入點去欣賞我們身邊的建築,但同時我們不應拘泥於教條去為這些建築定格。一座建築物之所以如此模樣,除了反映建築師本身的主意及其接受的訓練,也是取決於業主及用家,當時社會的態度以至地緣政治等形成。
【尚未完場之五】曇花一現:遠東音樂經理協會
由祁凱達與徐岱靈聯合執導的電影「尚未完場」通過猶太商人歐德禮(Harry Odell)一生,追憶香港的變遷。歐德禮在戰後投身娛樂事業,創辦萬國影片公司,興建璇宮戲院,邀請世界級樂手來港獻技,被視為香港第一位大娛樂家。其實香港的故事可以放諸亞洲冷戰經濟史來閱讀,一班亞洲音樂家就組成「遠東音樂經理協會」(Impresarios Association of the Far East)作國際交流。
減塑時代,台灣手搖茶業者變革之路
近年台灣不斷更新限塑政策,現在已愈來愈少見手搖店提供塑膠杯,店家以紙杯作替代,更多人自備環保杯,看來台灣人的消費習慣已漸漸改變。這個現象,關乎當地的立法手段,*CUP 媒體就專訪手搖茶業者,到底在限塑政策下,他們如何適應這些變革?
熱浪提早襲東南亞,如何應對?
踏入 4 月,熱浪襲捲亞洲多個地區,老撾、泰國、印度、孟加拉等國家接連創下高溫紀錄,多地氣溫超過攝氏 40 度,有氣象專家形容這是「亞洲歷史上最嚴重的 4 月熱浪」。今年熱浪來得早,各國有甚麼應對措施?
紳士大哥:一句「亞洲人吐氣揚眉」—— 暴露種族歧視根深柢固
楊紫瓊在奧斯卡摘下影后桂冠,社交平台被全面洗版,大家鼓掌祝賀這位我們熟悉的老朋友,站在演員生涯的巔峰,我亦有所感動。不過有句說話我一定不會講的,就是「亞洲人終於吐氣揚眉」。
「少子化」:日本企業面臨無人承繼問題
人口老化和少子化危機一直困擾日本,更開始影響當地企業,不論是經營傳統商品的百年企業,還是做家族生意的中小企,同樣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企業找不到接班人承繼業務,已成為日本社會常見的現象。
亞洲女性打破職業界限、爭取平等與財富增長
波士頓諮詢集團(BCG)今年的數據顯示,亞洲(除日本外)女性的財富每年增加 2 萬億美元,到 2026 年將達至 27 萬億美元,整體增長為全球之冠,更為史上首次,亞洲女性的財富總和超越北美以外任何地區。除了受社會結構及政策轉變、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和城市化等帶動,還因為有更多亞洲女性投身以往由男性主導的行業。
呂嘉俊:食譜需要用錢買嗎?
KIN Food Halls 的創辦人 Matt 解釋,場內出售的菜式,收入中的 5% 會分賬給相關廚師作為食譜的版權費,食物在 food hall 內愈受歡迎,代表你的佣金會愈豐厚!即是食譜有價,這引申出另一個問題:食譜真的需要用錢買嗎?
陶傑:一道動人的風景
在平權理想之下,原來過去美軍之中的亞裔面孔、而且身處管理職位,可真不少。
Moyashi:那個「攻殻機動隊」中從來沒有存在過的香港
押井守並沒有捕捉那個曾經的香港,「攻殼機動隊」中的香港從來沒有存在過。相反,「攻殼機動隊」以及一眾影像作品中的風景,構成了我們對「香港」的印象。
RCEP:中國合縱抗美的一盤大棋?
11 月 15 日,中國跟日韓澳紐以及東盟十國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親中媒體形容 RCEP 令中國突破美國包圍網,令奧巴馬時期牽頭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及進展協定」(TPP)再沒多少發展空間。中國總理李克強豪言:「協定不僅是東亞區域合作的成果,更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不過也有外媒指出,RCEP 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抗疫日久,各國的錢從何來?
截至 11 月 13 日,全球有接近 5,300 萬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超過 130 萬人死亡。一些發展中國家,例如孟加拉、印尼及菲律賓的疫情都十分嚴重。抗疫戰背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還要處理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家 Adam Triggs 於學術網站「東亞論壇」撰文,分析抗疫戰背後的國際金融動員。
克什米爾雙重抗爭:自由和環保,如何兩者兼得?
克什米爾被印度取消自治地位,並遭血腥鎮壓及切斷網絡。而在人民失去自由之際,當地的森林亦因非法建築及走私木材,遭到嚴重破壞。面對暴力衝突及氣候變化的重創,克什米爾人卻未舉手投降。他們現時加緊行動,從政治及環保兩方面入手,致力保護家園。
Gloria Chung:飲食文化爭霸戰 —— 白人主義和追尋 Authenticity 的矛盾
當 BIPOC 不能守住自己的文化,讓其他人來創新,做出三不像的食物(如墨西哥菜在美國就變成快餐式、缺乏 Authenticity 的 Taco Bell),那 Authenticity 有誰來保護呢?
亞洲各國新難題二:該選邊親近強勢崛起的中國?
對美國多數盟友而言,與美國建立強而有力的夥伴關係仍是首選。但一些區域大國正在彼此之間,以及其他地區建立安全關係,以抵消美國戰略收縮的風險。
亞洲新難題一:還能倚靠一個生鏽的美國?
隨著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數居高不下、境內種族議題造成社會動盪不安、總統杜林普的反覆無常,加上中國在地緣政治上強勢且頻繁的軍力展現 —— 美國,這個後冷戰時期以來的單一霸權,對其亞洲盟友來說,是否依然是個可靠的老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