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

|共6篇|

Fidget Toys:真有令人專注的玩具嗎?

Fidget Toys 近兩年大行其道,先有 Kickstarter 上突圍而出的紓壓方塊(Fidget Cube),再到現時風靡全美以至香港的指尖陀螺(Fidget Spinner),兩者都聲稱可以紓緩專注力失調,減少焦慮,但是,不少學校老師和專家都質疑它們的成效,列此等玩具為違禁品。究竟玩具商的講法是否真實?有沒有玩具不會令人分心,反之令人專注?

網癮的元兇

都市人集體網絡成癮,一天都離不開網絡,有人自知不妥,以「低頭族」自嘲,一笑置之。外國近年流行數位排毒(Digital detox),放下手機,遠離網絡,反璞歸真。然而,一如斷食減肥必有反彈,暫時話別手機也非長久之計,軟件設計師們說,源頭堵截才是上策。

「亂」的力量:無序或勝有序

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井井有條,居所整潔企理,如此種種對混亂的「潔癖」,反映的是人對雜亂無章、隨機無序的恐懼。但是,「亂」的力量超乎所想,人們不但毋須害怕,更應擁抱。「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經濟記者 Tim Harford 在新書 Messy: The Power of Disorder to Transform Our lives 中,詳談混亂無序的力量,更提醒大眾:不應依賴電腦簡化生活。

真.馬路殺手:手機還是伴侶?

知名醫療機構 Mayo Clinic 的研究發現,人在收發短訊或使用 iPad 時,腦電波會產生一種獨特的「短訊律動」(texting rhythm),科學家相信這歸因屏幕小,用家需要精神集中所致,而打短訊能改變腦電波,正是不應邊開車邊 text 的「生理原因」。但統計數字告訴我們,對馬路安全最具威脅的,不是手機不是 whatsapp,而是多口又多手的乘客。對,即是你的伴侶、仔女或親戚朋友

我們正身處「分心時代」?

暢銷書「專注的力量」作者 Daniel Goleman 指,新生代在人類有史以來充滿最多誘惑時代成長,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社交媒體使我們變得分心,無法集中處理手頭工作——在這「分心時代」,人類需要重新鍛練專注力。然而,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系的榮譽教授 Frank Furedi 卻不同意,認為科技摧毀人類集中力的指控根本是子虛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