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 11 月 16 日推出自行研發的應用程式「安心出行」,讓市民記錄到訪不同場地的時間,如到過出現確診個案的地方,就會發出防疫建議。直到 20 日,已有 1.2 萬個公私營場所參加「安心出行」計劃;特首林鄭月娥透露可能會強制巿民進出這些場所時必須使用「安心出行」。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程式,有學者就質疑這些程式成效一般,又牽涉私隱爭議。
應用程式
|共30篇|
【見證時代】日本數碼化由 Smartphone 開始
菅義偉甫當首相,日本隨即大力推動數碼化,表示要廢除印鑑和傳真,又檢討電子教科書的可行性,但大分縣玖珠町的改革更快更徹底。町政府與進駐當地的 IT 企業合作,活用數碼科技以振興社區,並協助居民適應疫下新常態,目標是讓全町人人皆用智能手機,在交通、防災、護老等生活各方面,都能更加便利。
疫情之下,如何鼓勵公民參與政策制訂?
武肺疫情令各地公眾聚會取消,對民主社會而言,無疑罣礙了公眾參與的可能。英國政府的政策研究平台 Policy Lab 總結經驗,提出政府可參考不同藝術實驗,鼓勵公眾運用網上平台,在疫情期間繼續參與政策制訂。
曾是阿里、騰訊最愛投資地,印度為何選擇與中國企業分離?
但受到印中政治關係緊張的影響,延誤了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年輕企業融資,例如送餐平台 Zomato 等。由於印度新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規定,帶來了投資的不確定性,螞蟻科技已有至少 1 億美元被耽擱。而 Zomato 並非個別案例,種種跡象均顯示此資金流正在減緩。
中國健康碼的另外用途
為了抗疫,多國紛紛推出各自的追蹤系統。英、美媒體多用 tracing app 代表其武漢肺炎追蹤應用程式;中國則稱其為「健康碼」。然而,外媒憂慮中國的追蹤系統,只是監控公民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為了抗疫,放棄私隱可以嗎?
英國日前宣佈,放棄由國民保健署(NHS)屬下數碼部門 NHSX 去建立中央「新冠病毒追蹤系統」,並將與科技公司合作,改用分散式應用程式追蹤接觸者,意味著流行病學專家在查找數據時,只能得到相對較少的數據。儘管有專家擔心,英國現時才改變計劃,假如冬季出現第二波疫情,未必能及時提供有效的追蹤應用程式;但中央追蹤應用程式可能犧牲私隱,亦值得人們深思。
SEN 學童如何渡過隔離難關?
病毒大流行,學童被迫停課,留家日久,失去社交往來及原本規律的學習生活,或開始感到無力及焦慮。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困擾更大,失去平常有序的生活、不能親身接受治療,容易錯過學習黃金時期,而且他們的網上教學資源不及主流多,家長該如何幫助這些孩子渡過困難時期?
3 款應用程式助紓壓?
現代生活節奏急速,精神疾病成為城市人的隱患。據美國國立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數據表示,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曾受焦慮症困擾。加上近來疫情肆虐,人人為防疫留在家中,更易引起焦慮與不安的情緒。精神狀況每況愈下怎麼辦?Vox 文章提議,可以借用手機應用程式達到減壓效果。
社交媒體狂飆的十年:更解放還是更集權?
倡議者認為社交媒體打破了主流媒體的專制壟斷,為所有人提供一座發聲平台。但實在很難提出一套強而有力的論述,證明社交媒體 Facebook、Twitter 讓我們變得更深思熟慮、更嚴謹自律或是更有同情心。
傳統銀行的勢利眼,竟助長亞洲 Fintech 趨勢?
目前看來,這場金融科技革命受益方是微企業,它們正代表著傳統銀行不願或填補不到的縫隙。
友誼也可用應用程式管理?
不止健康和財務,現在友誼、人脈都可以用應用程式管理。「個人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服務幫助用戶記住朋友的個人資訊,並適時提醒要與他們互動,成效會否比自己經營友誼更好?
華為推出自家作業系統,真可一勞永逸?
美國政府雖然延長了華為禁令的寬限期,但對智能電話用戶而言,日後能否更新或新產品是否使用 Android 操作系統,依然是一大問題。針對這個掣肘,華為終於向世界公佈一個與 Android 相類似的新精益作業系統(Lean operating system)——「鴻蒙 OS(Harmony OS)」。但採用自家制系統,是否就可一勞永逸?
Tinder Gold:課金去覓真愛?
課金令手機遊戲更易過關,現在連約會程式也可以課金,以增加配對成功率。據「紐約時報」指出,現在很多人都在付費尋覓真愛。
【KODW】冥想應用程式 Headspace 學正念紓壓提升身心健康
手機應用程式如何助人進入冥想狀態,尋找自身平靜,達至身心健康?Headspace 首席產品設計師 Vicki Tan,致力設計一個與冥想和正念有關的產品,希望以行為科學及設計研究的方法,設計出一個能幫助用戶提升健康和幸福的嶄新體驗。
心靈勵志書籍,可以是心靈不智?
心靈勵志書籍現時大有市場。不少人選擇用 Self-help 書籍或應用程式嘗試自救,想用便宜又方便的方法解決情緒問題,但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道中,專家指這些所謂自救工具良莠不齊,或可能存在陷阱。
助紂為虐?沙特手機軟件惹非議
沙特阿拉伯的手機應用軟件 Absher,可以讓男性追蹤以及限制女性在國內的活動。最近美國一位參議員和一些人權組織發起提議,促請龍頭科技公司 Apple 和 Google 將這個應用軟件從平台上下架。
來!睡前聽個刺激故事,更易入夢
不只小朋友要聽床前小故事才可安然入睡,急促緊張的生活令大人也對睡前故事有需求 —— 在應用程式的聲音導航中,緩解當天壓力,悠然進入夢鄉。但大人的床邊故事不再是童話,而是來自一位女作家的旅遊冒險故事。
Pre-order 也解救不了的「排隊黨」
應用程式可以令人直接跳過排隊點餐這一環,既可省下時間,也不必再因為排前面的人要求多多而久等、受氣,但仍有少數人堅持排隊,為的是甚麼?「華爾街日報」訪問了堅持排隊的人,他們都不是偏執狂,選擇排隊只是為了禮貌、與人互動,花點時間等候令自己得以放鬆。
陶傑:香氣譜詩
音樂可以有顏色,而色彩的紅藍黃白黑,也可以是不同的音階。視覺、聽覺、味覺的 Fusion 互通,叫做「聯覺」(Synesthésie),譬如:紅色是辛辣的,綠色是清涼的,紫色是甜的,而黃色帶一點芳甘。
陶傑:撥亂反正
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明了「生物時鐘網(My Circadian Clock)」。肥要不要去健身室或尋求醫療意見?手提電話有了這個 APP,你可以做自己的體重警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