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時代

|共22篇|

另類聖誕傳統:全家圍爐講鬼故

20 年前「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上畫,自此成為經典聖誕電影之一,仍有很多人翻看此戲當作過節。不過,英國的聖誕除了這種溫馨浪漫作品,其實還有更多陰森、詭秘的鬼故事,圍爐互嚇更是不少家庭的傳統,並且維持至今。當地的電視台和劇團也會「贈興」,推岀帶有懸疑恐怖感覺的聖誕節目。

床上腐爛:維多利亞時代的「攤屍」藝術

廣東話有「攤屍」一詞,形容賴在床或梳化放空的頹狀。TikTok 及 Instagram 上最近亦流行「床上腐爛」,聲稱窩在床上看電視、吃零食,不理世事,可以讓身心靈得到最佳休息。英國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創意寫作及 19 世紀文學講師 Alice Vernon 撰文指,早在維多利亞時代,人們已將之視為藝術。

廉價怪談:鬼怪故事如何提高維多利亞時期識字率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又到了,除了參加化妝派對,有人會選擇與朋友一起看驚慄片、講鬼故應節。從古到今,鬼魅傳說為無數藝術家、文學家提供了創作靈感,但卻總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化,甚至覺得情節會教壞兒童。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為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廉價怪談(Penny Dreadfuls)平反,指其能夠激發小孩的閱讀興趣,推高識字率。

疫症年,維多利亞式生活的逆襲

在 19 世紀的英國,工業革命為貴族帶來賦閒在家的時間,押花、剪貼、桌遊、練習室樂器等娛樂活動應運而生。現代人每天營營役役,下班回家只有力氣按按手機,這些生活小樂趣便漸漸式微。可是遇到經濟衰退的抗疫年,令不少人開始反思:除了流連網絡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打發時間的妙方?不少人就選擇穿過時光隧道,重拾在維多利亞時代流行一時的志趣。

死雀祝你聖誕快樂?維多利亞時代的怪奇聖誕卡

一張最簡樸的聖誕卡,正面印上聖誕樹或聖誕老人,裡面寫上「某某聖誕快樂」,也許是最常見不過的形式。聖誕年年過,祝賀方式亦如是,網絡興起之下,全球每年賀卡銷量仍高達 70 億張。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聖誕卡主題,與今天相比或許令人毛骨悚然。

瘋狂節食法簡史

時裝有潮流,飲食法也有。美國馬歇爾大學醫學教育副教授兼家庭醫生 Sydnee McElroy 形容:「每隔 5 年,我們就會面臨攝取營養和飲食方式的轉變。」正如 90 後看到廿年前明星的衣著打扮時笑不攏嘴,一些古老或過氣的「健康」餐單也叫我們嘖嘖稱奇。McElroy 與丈夫 Justin 合著的著作中,簡述飲食史中一些「離奇」節食手段,有些實在啼笑皆非,有些卻是恐怖瘆人。

唐明:紳士只是一個傳說

直到維多利亞時代之前,紳士一直是作威作福,紈褲子弟的代詞,此一現象在18世紀末、19 世紀初的攝政時代(The Age of the Regency)到達巔峰,英文「Toff」這個字,可以說盡顯平民對於紳士的蔑視:他們只是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花天酒地,還打扮得娘娘腔,戴假髮貼假痣,塗脂抹粉的一群公子哥兒。

唐明:管治之道也在於屎溺

對比 17、18 世紀有關歐洲城市的記載,很容易陷入竊喜,因為那時候歐洲城市確實臭不可聞,連室內也不例外:譬如 1665 年倫敦爆發大瘟疫,許多達官貴人逃到牛津大學避難,到第二年他們離開的時候,牛津大學的每一個角落:書房、煤屋、地窖、煙囪,都佈滿了糞便。海軍委員會那位大秘書 Samuel Pepys 在別人家裡投宿時,發現臥室內沒有夜壺,結果坐在火爐邊大便,以使糞便掉進灰燼裡,簡直像貓一樣。

時裝有毒(上)—— 死亡翠綠

衣物是極為貼身的生活必需品,倘若衣物含毒,皮膚接觸布料後,人體就會吸收有毒物質,而近年驗出由中國製造的大品牌時服中含有有毒化學物,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銻、鄰苯二甲酸酯等,均為塑化劑及內分泌干擾物,常存於時裝中的膠質圖案熨畫、印花、或者有防水功能及色彩鮮艷或深沉的衣服,長期穿著,等於慢性中毒。而有毒的黑心衣物更是其來有自,存在於傳說故事,也存在於維多利亞時期的現實生活。

唐明:愛好謀殺案是怎樣的趣味?

將謀殺故事當作娛樂品、藝術品,從中獲取一點驚心動魄,以及智力遊戲的娛樂,始作俑者大概是英國散文家 Thomas De Quincey。1811 年倫敦 Ratcliffe 大道的滅門謀殺案發生之後,眼見公眾沉迷於案情追蹤,De Quincey 嘲笑說:「他們應該成立一個謀殺案俱樂部,聚會時討論各自最喜歡的兇手,對於這些人來說,謀殺應該是精密的藝術,可以精心布局至天衣無縫。」

維多利亞時代的貓語字典

維多利亞時代有大量經典文學遺世,相信英國文學愛好者也能如數家珍。不過名作眾多中總有滄海遺珠,例如 1895 年就有一貓痴自行出版 Pussy and Her Language ,專門探究貓之語言,浪漫想像輔以「科學助證」,真真假假,寫成一本貓語字典,突破那個時代對貓的印象。

都是維多利亞時代之過?

維多利亞時代的人熱愛攝影,也跟今天一樣喜歡弄虛作假,甚麼無頭人、仙女、鬼魂之類的照片,都是 P 圖的產物。最出名的譬如 Cottingley 小仙女照片,其實是兩個小女孩將故事書的插圖和花園的照片混合製成,居然騙過了福爾摩斯的作者柯南道爾。

又找到「開膛手傑克」真兇?

為甚麼要說「又找到」?這宗 19 世紀末最引人入勝的兇案「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至今懸而未決,有關真兇的猜測沒完沒了,連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 Albert Victor 親王和邱吉爾的父親 Randolph 勳爵都在嫌疑範圍內。一個多世紀以來,對於這宗兇案的大量研究已經形成了專門學派「Ripperology」,不斷有人聲稱自己找到了真兇,包括著名犯罪小說家 Patricia Cornwell。

印象英倫:倫敦文學情感地圖

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曾是英國文學重鎮,從偵探推理如「福爾摩斯」,以及流竄的外國革命者如「雙城記」,任何文學題材皆有。史丹福大學的文學實驗室利用大數據梳理 18 至 19 世紀的倫敦文學作品對市內各地的情感印象,整合出一本名為「情感倫敦」的地圖小冊子,回顧當年文學世界中倫敦眾多城區的幸與不幸。

彬彬有禮救國有道

「大革命之前,法國貴族是社會禮儀的標準,但這一切隨著革命而隨風飄逝,禮儀變得愈來愈隨便,甚至十分僵化,客套敷衍。」從 1830 年開始,法國人一度開始向英國人學習,維多利亞時代含蓄低調的禁慾風格大受歡迎,當時法國人用餐時甚至不說 Bon appétit,也不聞紅酒,因為這樣做是在表現身體慾望。今天法國的一些禮儀譬如吻手禮,其實是由俄羅斯和東歐引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彬彬有禮被視為過時、小資階級,源頭正是1968年的五月風暴。

5 個失落聖誕鬼古

「平安夜,升仙夜。」講到聖誕鬼古,最經典一定是狄更斯的「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但若數英國聖誕季節鬼古始祖,可能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在 12 月 11 日一個恐怖的晚上……」自維多利亞時期起,英國便已確立聖誕節講鬼的傳統,「巴黎評論」(Paris Review)就選出 5 段被遺忘的驚慄聖誕故事,重溫平安夜的不平安傳統。

由腥風血雨到風平浪靜:英國暴力史

中國人對「暴力」有種著迷,暴力不單存在於戰爭、政府鎮壓,更及民間的謀殺案,還有數之不盡的血腥刑罰。雖然現今中國,標榜現代化、文明、進步,但當那些「老百姓」被問到怎樣看待異見、那些「日本鬼子」和「美國佬」,他們還是會咬牙切齒,「最好把他們斃了!」又或「要槍有槍,要炮有炮。」暴力是人類本性,無處不在,問題是:如何從暴力走到和平?看英國歷史,或可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