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共97篇|

一位電玩大亨,因政治走上軍事科技巨頭之路?

人工智能應用範疇極度廣泛,當中少不了技術尖端的軍事科技產業,近日的烏克蘭戰爭更凸顯它們何其重要。美國佔全球軍備出口 37%,軍事科技是當地一門大生意,政府一年國防預算就高達 7,820 億。這個龐大工業其中一位後起之秀本是電玩大亨,但就以軍用人工智能技術,成為新晉軍工巨頭。他名為拉奇(Palmer Luckey)。

監管網絡仇恨暴力,是否 Mission Impossible?

政府應追捕真正的肇事者,而不是強制社交媒體平台擔任言論自由的守門人。如果有人發布非法內容,警方應採取措施查明身份並進行逮捕。誹謗、煽動和欺詐都是明確的罪行,卻很少遭到起訴,因為指責科技公司,或審查每個人的言論似乎來得更容易。

FB WhatsApp IG 全球死機,暴露社交媒體壟斷惡果

Facebook 及旗下的 WhatsApp 與 Instagram 在香港時間週一深夜全線死機,很多人頓覺與世隔絕,而正值中午時份的北美用戶,則轉到 Twitter 製作 Meme 圖悶中作樂。適逢美國當局近期指控 Facebook 非法壟斷市場,又有吹哨者現身頂證 Facebook 為求收益默許假資訊流通,連串事件迫使人們反省 Facebook 壟斷市場的惡果。

對 Facebook 反壟斷訴訟失敗,拜登政府權威遭遇挑戰

接管聯邦貿易委員會(FTC) 後,Khan 迅速開始進行改造。其中一些變化看起來像是技術性的內部改革,而另一些則是重大的政策聲明,幾乎所有變革都遭到共和黨人士和商界強烈反對。與此同時,白宮給了它更大的任務 —— 協助改寫支撐美國經濟的規則。然而 FTC 目前最大的打擊,來自於對 Facebook 訴訟失敗。

蘋果捍衛消費者私隱,反扶植對手鞏固數據霸權?

蘋果在最新作業系統 iOS 14.5 中,禁止讓其他 App 開發者透過蒐集其十億用戶數據的方式來設計度身訂做的廣告,行政總裁 Tim Cook 聲稱這是為保障消費者的私隱權益,但實際的結果,更可能是迫使其競爭對手如 Facebook、Google、騰訊、抖音等,加速鞏固自己的數據霸權。

【Soul Monday】被家暴後,請到網上化妝品店求助

去年 4 月,年僅 17 歲的波蘭少女 Krystyna Paszko 決心開設網店。此舉看似是年青人勇敢創業,售賣面霜、唇膏及眼影等化妝品賺零用錢,但其實一切只為掩人耳目,好讓家暴受害者能以網購為藉口,瞞過施暴者來尋求諮詢及援助。這個創意十足的善舉救了不少人,還為女孩帶來意外的嘉許。

Facebook 與澳洲之戰,將決定傳媒業未來

昨日起 Facebook 屏蔽所有澳洲傳媒製作的內容,反制澳洲政府立法,強制科技巨頭就分享當地傳媒資訊付費,被澳洲政要批評「行徑有如北韓獨裁者」。近年各地都有投訴指,傳媒投資製作內容後,Facebook 和 Google 作為中介平台卻盡得多數廣告收益,今次澳洲立法便試圖保障本地傳媒行業,能否迫使科技巨頭就範,勢必左右各國未來的監管方向。

擺脫監控資本主義,讓科技巨頭成為公共事業?

不止香港用家,全球都有即時通訊軟件及社交平台「搬家」的現象。假設大部分人今天成功擺脫某科技巨頭,守住個人私隱、言論自由平台,但如何確認假以時日,下一個受追捧的通訊軟件社交平台,不會長成另一頭壟斷行業、吞食數據,再用數據反芻物餵哺用家的怪物?民主合作組織總監 Thomas M. Hanna 及研究員 Michael Brennan 認為,讓科技巨頭成為接受監管的公共事業,或是解決方法。

封鎖杜林普 —— 科技巨頭開創可怕先例

日前,美國總統杜林普發佈一則「將不出席總統就職典禮」的推文,Twitter 認為杜林普的支持者,或會將此理解成鼓勵他們相關場合上使用暴力,並以此為永久封鎖杜林普帳號的理據之一。如此「讀心」的理由,讓部分評論人士感到匪夷所思,保守派如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就警告科技巨頭的壟斷力量十分危險。擔心科技巨頭顛覆民主的,還有其他外國新聞工作者。

【*CUPodcast】「取消文化」危害言論自由?

在摩西律法中,若有女子犯了姦淫之罪,鎮上的人會一同向女子扔石頭,將她處死。石刑是以公權力進行的刑罰,沒有一個人會直接造成該名「罪犯」死亡。2019 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將這種「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與古代石刑相提並論。

【FB 拆件?】超出「反壟斷法」所能的科網巨頭

美國政府及 48 個州份控告 Facebook 違反「反壟斷法」,指 Facebook 通過收購 Instagram 及 WhatsApp,排除了自己在數碼市場的潛在強大競爭對手,同時使 Facebook 能手握用戶數據,增加廣告收入,進而減少市場上的社交平台選擇。為美國自由主義社論雜誌「新共和」撰寫科技及國家安全題材文章的特約作家 Jacob Silverman 提醒,科網巨頭除了壟斷,其掌握的用戶數據所產生的問題或影響,並非反壟斷法所能解決。

Fact Check 年代:社交媒體成為真理仲裁者?

在充斥假新聞的年代,事實核查已成為一門蓬勃產業。在選舉前後,社交媒體的核實工作一度掀起爭議,例如 Twitter 及 Facebook 就被指在選舉前限制轉發拜登次子亨特的醜聞;選舉後,Twitter 也以具誤導性為由,遮蔽杜林普多個貼文。有聲音就批評社交媒體的做法,比假新聞本身更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