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

|共9篇|

【年輕勢】窮得只剩時間:為何韓國青年愛排隊?

時間就是金錢,當有人用錢買時間,更多人只能把時間當錢花,包括韓國青年男女。排隊文化在 1980 年至 2000 年初出生的 MZ 世代中日漸盛行,為了買到品牌物以至折扣貨,等上數小時也樂此不疲。專家分析,在求職難發達更難的時代,他們從中追求的不只物質,還有微小的幸福和成就感。

網上售票:甚麼技術才算令網站「運作暢順」?

MIRROR 紅館演唱會門票前日公開發售,但售票系統嚴重擠塞,37,700 張門票花近 12 小時方售罄,問題在於城市電腦售票網仍未改用雲端運算。美國大型售票系統 SeatGeek 的工程部幕後功臣,早前在倫敦軟件開發會議 QCon London 分享雲端架構的優勢,不但可按照需求擴增雲端運算容量,他們的售票系統還加設「虛擬等候室」的排隊機制,避免超載以加快系統運作。

Moyashi:口腹之欲的等價交換

排隊等食飯某程度是時間與金錢的妥協,也是資本的互換。高級餐廳有機會早一年已滿預約,但不會讓人在門外排隊。他們一方面知道自己的顧客不會願意在門外風吹雨打幾個小時,另一方面也不想建立這種形象。普通人用時間省錢,有錢人用錢買時間。如果有錢,有多少人還會去排隊?

Pre-order 也解救不了的「排隊黨」

應用程式可以令人直接跳過排隊點餐這一環,既可省下時間,也不必再因為排前面的人要求多多而久等、受氣,但仍有少數人堅持排隊,為的是甚麼?「華爾街日報」訪問了堅持排隊的人,他們都不是偏執狂,選擇排隊只是為了禮貌、與人互動,花點時間等候令自己得以放鬆。

降低排隊焦慮,企業從科技入手

想到麥當勞吃個漢堡,或是在 GU 挑件好看的衣服,準備結賬時卻發現大排長龍。更糟糕的是拿到商品後才發現,忙到昏天黑地的服務員把你的可樂錯裝成雪碧、薯條忘了裝進袋、衣服的 size 跟你拿給他的完全不一樣。這個人人都有過的討厭購物體驗,即將被 AI 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流程所打破。

排隊最躁是甚麼?墊底

排隊這回事,超多人排又躁,有人沒排更躁。不過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最令人躁底的原來只不過是,你在龍尾而沒人跟隊,偏偏眼見旁邊隊伍不住向前移動,於是掙扎要否死守到底、改排別處抑或乾脆走人,往往又會做錯決定,得不償失。如今專家告訴你,這連串「自找的麻煩」,皆源於人類對墊底的厭惡心理。

全世界都排隊,排甚麼?

英文「queue」(排隊)一詞由法文引入,脫胎自拉丁文「cauda」,18 世紀中期意謂捆馬尾髮型,到 19 世紀初已演變成一種社會規範,文字記載早見於 1837 年,當時一位蘇格蘭歷史學家盛讚法國人擁有像一條馬尾般列隊的天賦。後來排隊文化疑遭英國壟斷,歐威爾就說過:英國人對排隊樂意之極,會嚇壞外國人;電影「銀河便車指南」亦有一句半帶諷刺的對白:等我來吧,我是英國人,我知道怎樣排隊。排隊隨西方文化普及全球,隊形不離其宗,但各地目的大有不同。究竟世界在排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