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

|共14篇|

法官裁定:「舉中指」乃上帝賦予的權利

在全球很多地方,舉中指都被視為不禮貌,帶有強烈侮辱成分,不應該被鼓勵。然而,不雅與不合法之間往往存在很大距離,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對言論自由予以尊重。今年 2 月,加拿大魁北克法官 Dennis Galiatsatos 就在一份判詞之中,明確表示「舉中指是上帝賦予的權利」,受當地憲法保護。

【不是錯覺】顧客真的愈來愈沒有禮貌

在疫症、戰爭、經濟下行種種不利情況下,人們壓力大增,更似乎變得比以往更不禮貌。美國喬治城大學管理學教授 Christine Porath 研究不文明(Incivility)行為 20 年。她在最近進行的調查發現,針對前線員工的不文明行為,包括粗魯、不尊重或未有顧及他人感受的行徑,正大幅增加。

嘲諷、奚落、羞辱:國際政治的「狡猾」一面

近來英國政府頻頻丟臉,先有首相約翰遜的「派對門」醜聞,再有外相卓慧思就烏克蘭危機出訪莫斯科,反遭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嘲諷,形容會面「像是跟聾人對話」,還被留下獨對全場記者。「經濟學人」就回顧歷史,不只拉夫羅夫早有「嗆人」前科,政治領袖對彼此的奚落和羞辱,更加屢見不鮮。

謎之禮儀:日本人也受不了的社交潛規則

大和民族出名禮貌周到,從鞠躬到道歉也極為講究。但近年某些社交潛規則,譬如「倒酒時要保持酒瓶的商標向上」、「蓋印時要像向身旁的上司躬身般把印微微傾斜」、「交換名片時要像『坐墊』般按職位高低由上至下收起」,不少日本人亦覺得莫名其妙。疫下改為遙距辦工,這種「謎之禮儀」更是變本加厲。

墨西哥式婚禮:親友結婚了,我臨時「甩底」

香港愈來愈少新人大排筵席,墨西哥人的婚禮規模卻仍然很大,賓客通常以 500 名起跳。但弔詭的是,很多答應到賀的,最終不會現身。從事到會服務的 Cecilia Lara 指出,有時僅得 5 分 2 人出席,「甩底」者遲至儀式前數天甚至數小時,才會向主人家「告假」,結果來不及改動酒水菜餚的數量。

日本的士如何迎戰東京奧運?

車門自動打開後,坐上一塵不染的簇新座椅,西裝筆挺、禮儀周周的司機,問你目的地是哪…… 日本的士以高質素服務著稱,不似香港同業,輕則黑面重則拒載。不過,臨近奧運加上人口老化問題,東京的士司機短缺,有公司轉而招攬外國人入行。他們經過司機訓練營洗禮後,又能否延續日本的本土文化?

Moyashi:禮多人奇怪

因為要在臨別前最後一刻表現禮貌,所以分別時鞠躬說再見,這基本上是日本的指定動作。這可以發生在任何日本人身上,但指名上班族是因為他們特別嚴重。有機會對方是上司前輩,如果在他們轉身離開前停止鞠躬、自己先離開,會給人很趕時間或者不禮貌的感覺。所以在對方轉身前,你總會見到鞠躬永不停止。尤其最近年頭年尾,公司有許多忘年會和新年會,完結後一堆上班族同時走進車站,就更容易遭遇上述情況。

禮貌與約束:日本人的道歉藝術

據指,在日文語法中,單是表達道歉意思的語句就有 20 種。日本人視道歉為一個普遍的生活習慣,有時僅僅是一套自降身份的說法,而最壞情況,則用來表達一種不必要的自我鞭韃。對人有禮,作為日本文化的一環,其源頭可能是為了顧及擠逼生活環境中的人際交往。因為東京的人均佔有空間僅 19 平方米,人和人之間愈容易產生碰撞,就愈需要講究禮數。

Pre-order 也解救不了的「排隊黨」

應用程式可以令人直接跳過排隊點餐這一環,既可省下時間,也不必再因為排前面的人要求多多而久等、受氣,但仍有少數人堅持排隊,為的是甚麼?「華爾街日報」訪問了堅持排隊的人,他們都不是偏執狂,選擇排隊只是為了禮貌、與人互動,花點時間等候令自己得以放鬆。

Percy Leung:香港音樂廳內的尷尬事

光看香港學童學樂器的風氣,其實難以完全說明我城古典音樂發展停滯的問題癥結,讓我們來說說本地音樂廳聽眾各種有/無禮舉止,可能更有啟發性。
By simply looking at how Hong Kong’s children learn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cannot fully explain the stag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music in our city. It is essential to look at the behaviours and etiquettes (or lack of) in the city’s concert halls. The following two areas deserve greater attention.

法國人是直率還是無禮?

法國人沒禮貌?最近到加拿大任侍應生的法國青年被指在工作上「咄咄逼人、粗魯、無禮」而遭到解僱,侍應生說那是歧視法國人的直白方式表達,更就此事入稟卑詩省人權法庭控訴前僱主。侍應生將問題拉到法國人待人接物的特性上,法國人日常談吐究竟是真無禮,還是直率?

4 個關鍵詞,造就日本為人文關懷社會

香港人崇日?或者該說他們是崇優。整潔的日本街道,是許多外地人到日本的第一文化衝擊,再細心感受,便會察覺日本獨特的關愛文化。澳洲 Flinders 大學考古學教授 Claire Smith、研究助理 Gary Jackson 與日本九州大學考古學教授溝口孝司早前撰文分析,日本是如何把關愛與分享精神帶到社會的每個層面,他們用了一個字來總括日本社會:「pol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