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370 年,帖木兒建立帝國並定都撒馬爾罕(Samarkand)。這座歷史名城位於烏茲別克,是絲綢之路在中亞的重要路口。15 世紀初建成的比比哈奴清真寺今天仍閃閃生輝,矗立在撒馬爾罕;因為經過大幅重建,歷史痕跡通通不見。多年來,應否修復、如何修復清真寺等撒馬爾罕歷史建築,一直是遊客、當地人、學者、政府及國際機構的爭論話題。
修復
|共5篇|
民間年輕力量,自發修復羅馬尼亞溫泉小鎮
一個坐落在羅馬尼亞西南部深山峽谷的溫泉小鎮,曾是歐洲當權者的遊樂場,如今卻只剩頹垣敗瓦。在缺乏政府的支援下,一群學生及年輕建築師希望盡微小的力量,活化這個地方。
從細胞製出活機械
談到機械人,許多人只想到由金屬和塑膠等材料製成的工具,有的像人,有的類似動物,或有的只是生產線上的設備。對於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來說,機械人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經濟學人」報道,他們研究出如何使用生物細胞創造出新型的生物體,可以完成各種工作之餘,更有可能自我繁殖。
【短片】望聞問切:書醫生的修復日常
「我不是專家,你可以叫我做書籍修復師。」11 年前,Jennifer(李瑞雲)因經營二手書店的緣故,接觸到「修書」這門古老的技藝。近年她全身投入替人修復古書,希望書本恢復健康,並得以代代相傳。
【反其道而行】之搶救塑膠製品
塑膠造成的環境問題已愈來愈嚴重,這個世代,人人聞「膠」色變,最好大部分的廢棄塑膠可以從地球上消失。但另一邊廂,有人卻因為要修復塑膠而傾盡心思。